在全球經濟面臨增長放緩的同時,能源和食品價格競相攀升可能會帶來致命打擊。
為了共同渡過難關,國際級別的石油能源峰會頻頻召開,從歐洲到中東,焦頭爛額的領袖們并沒有給出良方。“世界石油金融大會、世界能源金融大會、世界金融論壇”這些全球頂級峰會將于今年11月3日至5日在北京舉行,世界在期待中國,期待北京的聲音。
G8束手無策
6月14日,八國集團(G8)的財政部長們結束了為期兩天的漫長會議,他們警告說,全球經濟面臨著增長放緩以及能源和食品價格攀升的雙重沖擊,卻沒能給出具體的解決方法。
八國集團的成員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俄羅斯、加拿大和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費國。但是,他們大部分對石油產量束手無策,同時對于需求不斷增長而導致油價上漲的因素也沒有什么辦法。
美國財長保爾森將高油價歸咎于供求關系的變化,以及富油國沒有建設足夠的油井和煉油廠。他表示,“目前不斷上漲的油價反映了全球供求關系的長期趨勢,以及強勁的經濟增長與石油生產投資最小時期的相遇。這個問題不是短期內能解決的”。
各國部長同樣沒有在是否阻擊石油期貨市場投機上找到共同立場,而期貨市場投機被指加劇了油價上漲。當意大利呼吁采取措施提高期貨交易成本時,遭到了美國和英國的抵制。
各國部長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較高的石油及其他商品價格在美國房地產市場崩潰的影響還沒來得及消退的時候再次沖擊了全球經濟。各國財長敦促富油國增加產量,來幫助遏制當前將油價推高至歷史性的140美元/桶的趨勢。他們還警告說,石油和其他商品成本的上漲可能會刺激更大范圍的價格和工資上漲。
沙特增產作用不大
6月22日,在沙特吉達舉行的國際石油會議并未擦出令人驚喜的火花,沙特阿拉伯增產難以抵消尼日利亞原油生產中斷的影響。
盡管沙特阿拉伯增加了原油產量,但是正如歐佩克其他成員國所說,增產并不能緩解油價。歐佩克秘書長巴德里明確表示,除了沙特阿拉伯外,歐佩克其他成員國不想提高石油產量。
產油國和消費國各懷鬼胎。西方石油消費國指責歐佩克限產,擔心石油供應安全受到威脅。但是歐佩克更擔心石油需求安全問題。歐盟和歐佩克在6月24日會晤后起草的聲明中指出,未來的需求安全是保證石油生產投資和供應安全的關鍵。雙方認可在上游和下游及時投資對未來原油和成品油需求安全的重要性,這樣才能保證安全的供應。
基于此,在6月24日的會談中,歐盟作出保證,不會減少石油進口量。在歐佩克和歐盟會談期間,歐佩克同時強調石油市場供應超出了需求,并強調金融市場作用以及美元疲軟推高了當前原油價格,特別是加劇了投機活動。
世界期待北京聲音
在國際石油舞臺上,中國同樣應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世界能源峰會暫時沒有取得成果,不能阻擋世界尋求“鑰匙”的決心。11月,國際能源和金融峰會將移師北京,世界需要傾聽更多的“中國聲音”。屆時,來自世界各國的政府首腦、產油國石油部長、石油大亨、金融專家、石化企業掌門人等千余人士將齊聚北京,共同探討“全球石油市場走向與金融合作”的新命題。
世界能源金融大會主席、中國金融網總裁何世紅表示:“在能源和金融這樣重大的話題上,世界需要傾聽中國的聲音,需要傾聽北京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