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一個時期,我國油氣勘探重點應放在西部、海上以及南方廣大的碳酸鹽巖地區!笔澜缡痛髸呒壐敝飨、中國國家委員會主任王濤在9月22日舉行的“中國油氣論壇2007——油氣勘探新領域新技術研討會”上這樣表示。
碳酸鹽巖儲層在世界油氣生產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據地質學家、碳酸鹽首席科學家、杰克森地球科學院地球科學系、美國奧斯丁德克薩斯大學教授查爾斯·克倫斯(CharlesKerans)介紹,世界945個大油田中有300多個在碳酸鹽巖底層中,儲量占47%。世界碳酸鹽巖儲層的油氣產量約占世界油氣總產量的60%。中東地區石油產量約占全世界產量的2/3,其中80%的含油層是碳酸鹽巖。北美的碳酸鹽巖產量約占北美整個石油產量的1/2。他預測,在未來20年中,碳酸鹽巖儲層將在全球石油生產中居于中心地位。
在我國,碳酸鹽巖廣泛分布于全國各地,特別是西南地區,其在石油工業持續穩定發展中的作用不可估量。隨著我國勘探技術的不斷提高,碳酸鹽巖油氣藏勘探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進展,例如,對碳酸鹽巖風化殼、礁灘相帶優質儲層發育和展布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化,迅速擴大了勘探領域和規模,帶動了一大批有利區塊的發現,取得輪古、塔中、靖邊、羅家寨等地區的油氣發現和突破。
據了解,在碳酸鹽巖系統中,主要油藏位于陸棚、斜坡區等具有簡單開闊構造的碳酸鹽巖地層。其流動單元構造和采收率受控于層序或旋回規模的地層非均質性。對世界石油儲量的主要貢獻也將來自于這些采用先進成像技術的油氣系統的儲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