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讀:2008亞太海洋油氣峰會第一天上午會議上,來自各國的嘉賓,在生動的主題演講后,進行了深入的討論,記者全面記錄了互動交流的內容。討論主題:如何加強區域合作,推動海洋油氣開發。參與嘉賓:Deloitte總監Seelan Naicker先生(主持人),PTTEP執行副總裁Suvit Pitrachart先生,BPMIGAS總裁高級顧問Gde pitrachart先生,Saudi Aramco海洋勘探經理AbdulHameed AL—Rushaid,中海油氣開發利用公司副總經理周聲偉女士。
主持人:首先請問一下臺上的幾位嘉賓,要想實現高規格合作的話,哪些是重要的因素,從監管的角度有什么的看法,比如泰國的PTTEP公司是如何看的。
Gde pradnyana:我們都知道深水的開發需要很多的資金,風險也非常高,取決于很多的因素,還有其他很多的因素。我們面臨非常巨大的挑戰,所以目前我們也采用了一些相關的戰略,這里我可以給大家講一下。
我們有一個叫地毯式的采購戰略,這個戰略在未來會被使用在泰國,有很多的石油公司,他們共用鉆井的,這些深水灌井目前都放在墨西哥灣,放在西非或者在南美等國,如果讓他們自己來買一個鉆井的話是非常昂貴的,而且要把鉆井運到這些國家成本也非常高,因此只有一兩口井,這樣能夠和其他的PIC來分享鉆機,這樣的話可以吸引鉆機進入這個地區。鉆機原來在其他地方就一兩口井不愿意來,現在我們跟一些國際跨國公司來進行洽談,包括BP在澳大利亞、意大利、墨西哥灣都有項目,BP是一個跨國公司,他們都有不同的優先考慮,自己國家的優先次序也都不一樣,他們有自己不同的想法,他們可能想在其他地方開發油田,也許他的重點并不在這個地區。所以這五大石油公司想吸引他們到印尼來投資,這個也對我們是一個挑戰,所以如果我們通過分享設施的計劃,在國內公司互相分享項目,這樣的話能夠把項目匯集起來吸引這些公司進來。
AbdulHameed AL—Rushaid:我們在沙特阿美公司,對石油的苛求是很高漲的,石油高漲,價格高漲,包括技術的進步,這些都推動了國際石油公司,國家石油公司進一步深挖,在以前這些項目是高風險的,但是現在技術進步了,這個風險可以承受。所以我們今天對于國際石油公司在沙特運營的話,包括阿美公司、道達爾都有合作關系,所以我們有很多的投資者來投資上游的行業,這個實際上是90年代開始的,因為90年代末期沙特王國邀請了大油公司來進行油氣勘探。因為我們看到石油天然氣的需求不斷增長,所以我們邀請大油公司過來,我們現在進軍深水市場了。
Suvit Pitrachart:我們PTTEP還是一個年輕的公司,我們也進軍深水,石油價格,新技術的興起,使的我們PTTEP可以進軍深水開發,這個是通過合作伙伴關系,我們相信這個是很關鍵的,但是不光只是一個國家石油公司跟國家石油公司來進行合作,我覺得所有的合作伙伴也可以分享技術,也可以分享資源,我覺得合作增效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就好象在新西蘭一樣,我們分享了他們政策的數據,這樣的話我們可以節省很多的錢,因為分享信息節省很多成本,這個增效的作用不光是國家石油公司,國際石油公司,我們必須要進一步擴大分享,不光是從零開始去進行勘探,我們能夠在以前勘探資料基礎上,更進一步進行研究,我們公司還很年輕,需要進一步合作。
周聲偉:剛才在會議上海洋石油總公司王艷(音)博士花了一點時間給我們很詳細的,介紹了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深水發展的情況,特別是她是地質專家,非常詳細了介紹海洋石油目前在深水方面做的工作,大家都關注到她介紹,我們無論在技術上,還是在深水開采水深各方面,跟世界還是有距離的,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中國深水勘探開采還是一個非常有前景,有誘惑力新的領域,海洋石油是對外合作發展起來的非常有成果的公司典型案例,在深水進一步開采中,國際和作將是我們依然30年幾十年不變的選擇。
Seelan Naicker:謝謝,我們是否能夠再講一下投資的優先考慮,就是在合作里面,投資的有限包括人力資源、設備、設施,哪些是我們需要首先進行合作考慮的,特別是從區域的角度來講。我們講到研究和各方面的重要性,但是我們在合作的時候,怎么樣能夠更好的推動合作的進程。
AbdulHameed AL—Rushaid:今天的業務環境充滿挑戰,如果他們65歲退休之后,10年之后40%的人口都消失了。所以主要的問題就是培養人才,我們有一個很積極的計劃作為國家石油公司,我們要培養人才,每年花5億美元來進行培訓我們的員工,有1000萬工時的培訓,我們也跟學術界合作,國際石油公司也通過聯合行業活動來吸引服務提供商,我們也鼓勵他們來嘗試我們現有的技術。我們現在在沙特有一個中心,是三年前開辦的,我們一共有4、5個全球的中心,所以我們也在跟學術界、研究機構來派遣我們人員過去嘗試新的技術。所以我們需要培養人才,而且能夠保留我們的現有人才。技術當然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合作當中技術很重要,國際石油公司也是一樣的,國有石油公司今天也進行國際化,雖然是國家石油公司,現在他們也走向國際化的道路。
Suvit Pitrachart:對于PTTEP來講,我們的重點是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怎么樣保持和提高我們現有油田的增產,就是現有油田怎么樣增產,我也講到,我們的資產大部分在泰國包括在海外都是有合作伙伴的,所以我們都要跟合作伙伴一起來合作考慮怎么樣增加投資,進行預算,進行計劃,如果要擴產的話,需要投資,這些都是跟合作伙伴一起來進行的。
第二部分:就是在新的經濟增長點,包括一些國家的需求這么高漲,我們有40個項目遍布全球,大部分都是在開發階段,所以我們需要有更多的項目,也許是兼并收購這方面來發展一些新的增長點。我們也在招聘新的員工,就算是我們合作伙伴的員工也可以來助我們一臂之力,我們也希望能夠跟其他合作伙伴進行合并或者收購一些其他的公司,所以我們合作伙伴的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部分:就是問責制和責任感,這個也是我們要投資的部分。現在有更多的專家加入我們的團隊,在以前大部分都是泰國人,現在有很多的國際人加入我們的團隊。我們現在開始給一些學生派發獎學金讓他到美國進修,到英國進修,只要愿意加入我們公司都給他獎學金的鼓勵,所以我們也在泰國大學設立獎學金,如果他們畢業之后,我們也可以把他們納入我們這個屯對立面來,這個是我們現在投資的三個重點。
Gde pradnyana:我也贊同剛才講的,目前油價高起是很重要的因素,所以我們公司在利潤比較高的時候,要投入到教育上,最后投資再教育上給我們帶來更高的回報,包括獎學金等其他的做法。
最近這個趨勢還在不斷的延續,與石油公司包括一些私營公司,我們不是扶持,他們在給學生支付一些獎學金,但是學生拿了錢之后畢業之后就必須要到這個公司工作,這個也是一種手段。這種人才的爭奪越來越激烈,所以很多的石油公司也都需要再教育上加大投入。
周聲偉:還有石油總公司跟在座的幾位專家所表達的意見是一樣的,我們對人才確實感覺到非常的重要,主要是速度問題,培養一個人才中國人講是百年樹木十年樹人,要花100年種很大的樹,一個人才的培養至少需要10年,可是按照現在事業的發展特別是深海事業的發展,人才十年才能成長出一波來,這個速度是不相匹配的,這個是目前海洋石油致力于解決一個問題,加快成長的速度。關鍵里面是人才的學習能力的提高,再有一個深海的勘探比起在大陸架淺海來講風險更高,現在海洋石油在全面搞風險管理建設,能夠把高風險的事業在比較好的機制下確保損失是在可控制內,包括人才在比較好的機制里面去運轉,去成長,這個對將來深海的加速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Seelan Naicker:下面的觀眾有什么問題,可以進行提問,好,沒有問題。
我們講到人力資源,包括國家石油公司,國家石油公司的交易他們過去五年的交易越來越多,但現在發展速度還是很快的,在人力資源這快我們看到過去幾年當中,有一些國家石油公司,像馬石油等等都出現這種現象,有很多人才流失的情況,跳槽到國際石油公司,有一些國家石油公司他們能夠付出高工資的話,人才仍然會有流失,這個規模是相當驚人的,所以有一些國家石油公司在執行項目方面來講,人手嚴重短缺,包括一些項目出口都碰到問題我想問一下各位,您覺得這個國家石油公司人才供需的問題,還是這個會影響到國家石油公司跟國際石油公司之間的合作關系。
Suvit Pitrachart:對我們公司來講,我們流失了16%的人才,當然還幸運的是技術人才流失很少,因為很多的項目我們都不夠人手,所以在短期內我們要大部分依賴合作方,他們能夠調配資源來完成這個項目,所以我們在招聘年輕人或者是在職培訓來培養人才,一些關鍵職位就要外派,所以長遠來講,我們還做獎學金計劃,來招聘外地的員工,來補充人才,現在我們主要是依賴于合作方,包括新西蘭和澳大利亞,我們依賴于莫菲基本上我們的人才是由他們提供的,我們希望以后能夠解決這個問題,5、6年之后能夠有足夠的人手。
AbdulHameed AL—Rushaid:我們官方數據還是比較低的,3%而已,當然有些人會流失,對我來講這是一個挑戰,必須要引進人才,而且要吸引人才,要做到這點的話,要提供一個有誘惑力的工資和待遇。對于國際石油公司,還是國家石油公司,我只是想補充一點,我們會有一個君子協議,就是我們沙特阿美公司跟一些承建商和國際石油公司有過君子協議,不要互相挖墻腳,這個是我們多年來的一些做法,如果有人剛剛在某個公司離職,想加入我們公司我們是不招聘的。
Gde pradnyana:在過去幾年當中,我們在印度尼西亞也有這樣的做法,從一個公司里面剛剛辭職的員工是不能立刻被一個公司所接受的,但是隨著我們進入國內新的改革時代,這個條例也不太適用,人們可以非常自由的流動,的確要想把公司里面的優秀人才留住是非常困難的,印尼有很多出色的員工在海外比如說卡塔爾工作,要讓他們留在國內沒有優厚的條件是不行的。我倒不覺得這個問題在NOC和IOC帶來一些矛盾,只要公司能夠不斷的把他們的利潤用在員工的發展培養上,來增加公司的軟實力,肯定就會幫助公司留住這些員工,現在也有很多的公司他們把自己的收入用于給員工提供獎學金,補助金,建立更好的研究實驗室等等,這些石油公司肯定會在人力資源方面當中獲益。
周聲偉:海洋石油在發展中人才流失這個問題也是常常被提及的,去年我有幸做了一個項目,對我們跟哈斯基(音)工作的東部公司,做了一次調研,實際上真正去研究的時候發現,真正走掉的人比例還是很小的,同時還發現走掉的這些被所謂高薪或者是更高的職務挖走的人也未必都跟他當初的初衷相符,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這樣的問題雖然比例不高,但是引起高層高度關注,我們對這些問題研究之后認為,并不是完全可以用高工資就能解決的,還要有一個比較好的晉升途徑,所以去年這個項目通過更加民主的方式使的這樣的一些人才能夠嶄露頭角,給他們創造更好的施展才能的機會,再一方面就是對整個公司的發展前景給員工做更加透明,更加多的交流,使他能夠知道我們將面對的是什么,我們要走向哪里。
我個人認為這樣的事情也是一個成長中的公司的正常情況,中國人講流水不腐,戶樞不螙,水經常的流動的時候,水是新鮮的,所以我覺得一個企業人才的進出,只要在合理的范圍內都是可以理解的。只是說在這個里面從公司的角度,在成長,公司的管理體制各方面也要成長。對于一個人來講也要成長,有的時候人很年輕的時候容易被很多的事情誘惑,這個都是正常的。
Seelan Naicker:謝謝,下面我想先看看臺下各位聽眾有沒有什么問題想問這幾位發言嘉賓,可以就我們剛才討論的問題進行提問,沒有提問。
我想在座各位講的內容非常有意義,怎么樣應對人力資源方面的挑戰,大家也談到一旦面對事實,應該怎么樣去接受這個事實,不論對于當今世界還是未來,一方面看你是否可以給他們提供什么東西,另一方面在新的領域深水領域或者超深水領域可以做出更大的貢獻,就像我們平常講的傳統的知識結構無法面對新的挑戰。
接下來進入另外一個主題,剛才我們都講到油價很高,我們必須要通過合作從而能夠彌補供需之間的差距,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成本,合作中的成本管理該如何進行,從而保證有足夠的利潤,油價可能因為某些原因大幅度下跌的話,會影響到我們的利潤,你們現在有沒有一些相關的應急機制,幫助你們進行合作而且應對這種油價突然下跌帶來的腹面影響。
Gde pradnyana:之前我也跟大家提過,在現在的情況下,公司管理成本的方式需要分擔成本,如果一個公司自己來做這件事的話,成本會非常高,而且這樣的發展會失去一定的動力,無法前進,所以如果能夠分擔成本的話,比如說聯合進行投標等等方式,采用這樣的方式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控制EMP的成本,當然這樣做比較困難。因為有很多跨國公司他們的發展議程,他們的發展目標是不一樣的,他們的設備也是不一樣的,設備的規格也不盡相同。比如說BP他們不愿意把鉆塔和我們這些公司進行分享,還有美孚公司也不愿意把他們的設備跟我們分享,橋牌公司肯定也是一樣。每個公司的文化不一樣,戰略不一樣,整個開采的方式也不同,所以每個公司都有自己優先考慮的目標。
我們怎么樣能夠讓他們跟我們共同合作,消除分歧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我們不僅僅要在國家之內來推廣相關的發展戰略,可能要和其他國家的公司進行合作,他們到你的深水區來發展,這個就會使我們整個深水油氣的開發從現在西非轉移到東南亞地區來,這個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管理成本。
AbdulHameed AL—Rushaid:對于沙特阿美公司來講不是一個問題,不過我還是來回答一下,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幾年前我們與一個日本合作伙伴在下游行業進行合作,投資大概是50億美元,那是3、4年前的事情了,之后油價就飆升很快,所有產品的價格也在增加,因為這個問題導致我們的下游合作伙伴很難和我們繼續下去,所以我們又重新調整了項目的成本,我覺得這個也是我們合作的一種方式,就是我們可以分擔風險,因為現在風險越來越高,所以我們做出一些犧牲和讓步,所謂的東西都會越來越貴,煉油的產品也會越來越貴。
Suvit Pitrachart:我們剛建立一個規劃委員會,原來每個油田有一個自己的規劃,現在我們把規劃集中到這些公司來做,看怎么樣找到一個協同效應更好控制油田生產的運營成本。比如說我們有一個服務公司,要把原來的服務期限從3年延續到5年,我們要重新核算成本是多少,我們要做成本最小化,我們也會和合作伙伴看他們是否會采用一些新的技術,現在我們在泰國海外使用一種比較細的輕薄的鉆井技術,這樣可以節約100萬美元的成本,但是這樣做還是挺困難的。
周聲偉:企業核心競爭優勢很多各種各樣的專家有各種各樣的定位,有的人說企業核心競爭力來自于低成本,從海洋石油公司來看,今年上半年海洋石油的牛公司在紐約和香港上市的牛公司公布業績的時候,業績明顯的高于中石油,中石化的,在這樣一個情況下,海洋石油總公司的管理層采取了居安思危的做法,大家可能都知道中國今年5月份四川的汶川大地震,在這個時候海洋石油總公司除了技術各個方面對成本控制之外,其中有一點就是整個集團內部的行政費用要降低10%到15%,而且有很詳細的制度規定,這樣也是作為一個方面,雖然我們的油公司在高油價的情況下,各方面運作成本肯定高了,但是油價高利潤還是很好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上半年在國資委的央企當中排前三位,效益狀況很好,但是對成本的問題高管層常抓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