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氣管道安全生產不僅涉及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更關系到企業的形象和市場信譽,因此,抓好安全工作是任何一個管道公司的首要任務。
陜京管道自2001年引入管道完整性管理理念以來,經過幾年的實踐和全面推廣,健全了管道風險識別手段、對管道實施了科學有效的維護,北京華油天然氣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競爭力得到迅速提升。
建立適合自身發展的管理體系
北京華油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多年來始終堅持以“建設國內領先的專業化管道公司”為目標,向京津等華北地區安全穩定供氣達200多億立方米,這些成績的取得均來自科學的管理與決策。該公司通過不斷創新思路、加大科技投入,從2001年起引進完整性管理理念,依靠多年在管道安全管理體系、規章制度建設、教育培訓、隊伍建設等方面打下的堅實基礎和積累的寶貴經驗,總結出要實現管道完整性管理必須具備4個要素,即觀念的轉變是前提、高素質的人才是根本、 QHSE體系是基礎、IT和新技術的應用是支撐。
2004年至2006年,該公司以“保持在國內完整性管理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為目標,進一步深化管道完整性管理,從完整性管理的實施、質量控制、數據變更管理、信息溝通、效能評估5個方面開展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套適合自身發展的完整性管理模式,形成了管道完整性管理和技術體系。
實現管道完整性管理持續發展
北京華油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將陜京管道的管理分為管道本體、防腐有效性、地質災害與周邊環境、站場設備、儲氣庫井場5個方面,并針對各方面風險進行有效識別,開展風險評價。使用監測、檢測、測試、檢查等多種新技術,發現管道中存在的風險隱患,并及時得到有效處理,使風險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安全管理變事后反應為事前預控。按照風險識別——風險評價——確定管理目標——篩選關鍵技術和方法——明確相關的標準、體系文件——進行數據的分析和整合 ——風險再識別的步驟,實現管道完整性管理的持續發展。
推動管道技術不斷創新
完整性管理的推廣實施,也為陜京管道帶來了技術上的不斷創新。
技術創新主要表現在:完成了陜京管道系統的2147公里的基線內檢測,發現了4萬多個缺陷,經過科學評價,需要逐步修復290個缺陷隱患點,已經完成了150多個點的修復工作;引進國際先進的超聲導波技術,完成了陜京一線站場的導波檢測,發現了108個缺陷隱患;開發在線不停輸含缺陷管道夾具注環氧和碳纖維補強技術;開發了3PE外防腐層檢測和評價技術和內腐蝕監測和評估技術;建立了陰極保護基礎數據庫,形成了一套陰極保護管理有效性的長效機制;建立了第三方破壞風險、地質災害風險以及高后果區評價方法和防治技術。
目前,北京華油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在管道完整性管理方面已申請了5項專利,形成了70項企業標準;該公司初步建立了完整性管理培訓體系,并出版了兩本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專著教材;完整性技術系列成果先后獲得“第二屆全國安全生產科技成果一等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技術創新一等獎、中國石油集團公司2005年技術創新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