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太平洋油氣、江蘇國信三方合資,一期工程投資約60億元
3月12日上午,江蘇
LNG(液化天然氣)項目合資經營合同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簽署。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太平洋油氣有限公司、江蘇省國信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建設并運營江蘇LNG接收站項目,三方分別持有合資公司55%、35%和10%的股權。
江蘇LNG接收站項目由人工島、LNG接收站、碼頭棧橋、海底管道組成,一期工程投資約60億元。接收站位于江蘇如東縣黃海海濱輻射沙洲的西太陽沙人工島,占地面積0.3平方公里,建設LNG專用碼頭一座,可以停靠世界上最大的26.7萬立方米LNG運輸船。
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規模為年處理LNG350萬噸,年平均提供天然氣48億立方米;二期規模增至處理LNG650萬噸,年均供氣87億立方米。主要接收來自卡塔爾等國家的LNG資源,通過輸氣干線與
西氣東輸管線、冀寧聯絡線聯網,形成多氣源互補互備安全供氣。
出席簽字儀式的中國石油集團副總經理、黨組成員廖永遠說,2005年3月,中國石油、太平洋油氣、江蘇國信結成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共同發展LNG產業,建設江蘇LNG項目。
這不僅能夠有效地積聚中央企業、國外企業和地方企業各種資源、各方優勢,推動項目建設,同時也是拉動內需、實現企地共贏、共創和諧的有效手段,更是緩解江蘇省供氣緊張,維護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舉措。
作為項目控股方,中國石油充分依靠科技進步,積極創新項目管理模式,全力保障項目建設進程。目前,人工島、重件及工作船碼頭、接收站儲罐承臺工程建設順利完工。項目建設在投資、計劃、安全受控中順利推進,保持了“零事故、零傷害、零污染”的HSE業績,為合資公司成立和項目在2011年4月底投產運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江蘇省副省長曹衛星說,江蘇是能源消耗大省,能源資源較少。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安全穩定清潔的能源供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江蘇LNG項目建設有利于緩解江蘇省乃至長三角地區天然氣供需矛盾,提升區域能源保障能力,優化能源結構,改善社會環境。同時,對于克服困難,應對挑戰,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項目建設將為江蘇沿海產業發展開創新的局面,為沿海開發注入新的動力。江蘇省政府將全力支持項目建設,為項目順利實施提供便利和保障。
國家能源局,江蘇省委、省政府,南通市委、市政府,如東縣委、縣政府的有關領導;中國石油、太平洋油氣、江蘇國信三個合資方的有關負責同志,以及相關企業的負責人參加了簽字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