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庫曼斯坦:
2009年12月29日,來自中國、韓國和阿聯酋的公司贏得了土庫曼斯坦南伊洛坦氣田開發合同,合同總金額達100億美元。總部設在阿聯酋的海灣油氣公司(Gulf Oiland Gaz FZE)將獲準勘探并修建地下基礎設施,每年可開采200億立方米天然氣,合同總價約11.5億美元。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獲得的一份類似合同,金額達30億美元,每年最多可開采100億立方米天然氣。據測算,南伊洛坦氣田的總儲量在4萬億~14萬億立方米之間。
在伊拉克: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1月27日宣布,以中國石油為首,包括
道達爾勘探生產伊拉克公司、馬來西亞石油公司和伊拉克南方石油公司在內的聯合作業體與伊拉克簽署為期20年的《哈法亞
油田開發生產服務合同》。根據該合同,中國石油擔任作業者,中國石油、道達爾、馬來西亞石油和伊拉克南方石油公司將分別擁有37.5%、18.75%、18.75%和25%的權益。哈法亞油田位于伊拉克東南部,根據伊拉克政府提供的數據,哈法亞油田可采儲量約為41億桶,目前日產量為3100桶。以中國石油為首的聯合作業體承諾將哈法亞油田日產量提高到53.5萬桶。
生產服務合同是國際石油合作的一種模式,以提高油田
采收率為目標,根據
油田增產量的多少收取服務費。中國石油、道達爾和馬來西亞石油于2009年年底在伊拉克政府第二輪油田對外招標中聯合中標哈法亞油田。根據此前草簽的協議,此次聯合體將獲得每桶1.4美元的服務費回報。每桶1.4美元的服務費盈利率雖然不算高,但作為主要作業者,在生產服務合同執行過程中,中國石油可通過引入自己的工程建設和技術服務隊伍,進一步提升整體現金流和整體效益。
2009年11月25日,作為中國最大的石油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中石油)表示,該公司在蘇丹、乍得和哈薩克斯坦三國的石油區塊里先后獲得了重要的石油發現。中石油在位于乍得H區塊的Prosopis C-2井以及Baobab S區塊的Baobob S-2井中均獲得了重要的石油發現,
試油結果顯示這兩口發現井均獲得了“高產油流”。中石油在位于蘇丹1/2/4區塊的Azraq C-1井內也獲得了重要石油發現,試油結果證實此發現井同樣獲得了令人鼓舞的“油流”。中石油還在哈薩克斯坦CT-38勘探井中獲得了石油發現,試油結果表明此發現井具有“高產油流”。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石油)宣布,2009年
海外油氣生產實現歷史性突破,油氣產量超越7000萬噸大關。這一產量大約相當于2009年我國對外進口原油總量的37%。在2009年的海外油氣產量中,中石油尼羅河公司貢獻最大,原油作業產量達到2600萬噸以上。特別是蘇丹3/7區項目達到年1500萬噸以上生產能力,成為中石油海外增產最具潛力的一個項目。位居中亞的哈薩克斯坦公司則位居第二,原油作業產量達到1857萬噸,天然氣作業產量54.7億立方米。中石油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年底,分布在全球29個國家的81個油氣項目,累計完成原油作業產量6962萬噸,天然氣作業產量82億立方米。與2008年相比,分別增長了742萬噸和14.6億立方米。此外,公司海外油氣管道共輸送原油3924.9萬噸,比上年增加257.9萬噸。
中石油2009年海外原油加工量為1006萬噸,同比增長9.6%。2009年通過海外輸油管道輸送原油3925萬噸,較之前一年增長7%。2009年海外原油作業產量6962萬噸,權益產量3433萬噸,較之前一年分別增長12%和12.5%。2009年海外天然氣作業產量82億立方米,較之前一年增長22%,權益產量55.1億立方米,較之前一年增長20%.
中國石化集團公司近年來海外油氣產量也在快速增長中。截至2009年公司已經在海外18個國家擁有47個項目。從2004到2008年間,公司海外權益油產量從20.5萬噸躍升至901萬噸。2009年,公司海外油氣產量突破1000萬噸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