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占有石油,誰就占有了世界,因為它可以用柴油統治海洋,用高度精煉的石油統治天空,用汽油和煤油來統治陸地。
《石油帝國》作者 哈維 奧康納
2月16日,馬爾維納斯群島豐富的石油寶藏引發(fā)劍拔弩張事件:阿根廷派軍艦封鎖馬爾維納斯群島海路,而英國次日派出驅逐艦“約克號”為主的艦隊回應,兩國軍事沖突一觸即發(fā)。
日本《每日新聞》2月22日報道,一旦中國在有主權爭議的東海開發(fā)油氣田,日本政府就準備向聯合國海洋法庭起訴中國。
哈維 奧康納一早便在1955年所勾勒出石油霸權的威力。和平年代的
海外油氣資源爭奪戰(zhàn)中,石油企業(yè)們是這個戰(zhàn)場上當仁不讓的主角。
三大石油公司領銜作戰(zhàn),在金融危機肆虐全球的背景下,已經成功實現多次逆襲。
回顧2009年的全球油氣交易,安永咨詢公司發(fā)布的報告指出,2009年年初,由于油氣價格下跌和資產市場疲軟,全球油氣資產價值走低,使許多有意進行資產并購的公司(如亞洲的國有石油公司)面臨良機,占據優(yōu)勢。
是年在全球達成的油氣交易共837筆,交易總額達1980億美元,資產并購交易數量占總交易的66%。
其中,中國公司全年共宣布13起收購,除2起在非洲的資產收購因資源國國家石油公司行使優(yōu)先權而未競全功外,11起獲得成功,交易金額近160億美元,是近年來中國企業(yè)海外油氣并購最多的一年。
當中尤屬
中石油(0857.HK)的并購行動全球開花,遍及中亞、中東、非洲、亞太和南美五大油氣合作區(qū)。
中石化2009年則成功突破了海外油氣資源千萬噸大關,花費88億美元收購Addax公司的大手筆,成為我國企業(yè)迄今為止交易額最大的一項海外油氣資產收購。
國有石油公司外,也有民營企業(yè)和主權財富基金以各種方式進軍海外油氣投資領域,表現突出的當屬新疆廣匯和中投。
截至2009年底,中國企業(yè)已在全球31個國家參與油氣
勘探開發(fā)合作,累計投資額超過600億美元,其中2009 年對外投資超過2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