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技術瓶頸
杭州8-1-1井鉆井項目是海洋公司在水深60米海域承鉆的第一口井。
盡管此前海洋公司在裝備和技術方面已具備100米水深以內的海上鉆井、井下作業等綜合一體化的海上服務保障能力,但以往在渤海作業水深一般只有10多米,如今在東海跨越到60米,這在技術上無疑是一次嚴峻挑戰。
整個項目施工中,技術風險最大的作業——開孔鉆進和隔水管下入問題及復雜的海況,曾一度使鉆井作業陷入困境。
首先,60米深的水下作業,隔水管受水流沖擊非常明顯,很難進入鉆孔。其次,這片海域的潮汐和流向在短時間內無法找到規律。一旦隔水管不能入孔,將帶來不可預想的井下風險。
項目組和平臺技術人員經過反復研討和技術論證,果斷選擇涌浪較小時開孔,并在開孔鉆具上想辦法,專門選用了剛性極強的開孔鉆具,確保了垂直開孔。下隔水導管時首次使用了30英寸絲扣式隔水導管,在入眼時選擇與開孔相似的海況和流速,難題最終得以順利解決。
第一次在60米水深中開孔且無阻礙下入隔水管,為保證東海杭州8-1-1井項目順利實施,打通了水下鉆井的“咽喉要道”,成功突破了技術瓶頸。
為了打出高質量的井,項目組在施工技術上可謂下足了工夫。應用貝克定向井技術,加強井眼軌跡控制,使用環保泥漿體系,強化泥漿現場管理,優化水泥漿設計,并合理選配鉆頭,達到效益最大化,為優快鉆井、確保井身質量和井下安全、保護海洋環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突破60米作業水深,并在東海較惡劣的海況作業成功,對于只有6年發展史的海洋公司而言,可以說跨上了一個新臺階,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