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利沖動
此次的兩塊加油站用地,分別位于洪山區青菱鄉和漢陽赫山北路,占地面積3.9畝和4.4畝。
據中國天然氣汽車網總監黃顯文介紹,參與競標的不僅有中石油、中石化在當地的銷售單位,還有其他競標者,但目睹中石油、中石化的瘋狂后,這些競標者迅速撤出,作壁上觀了。
當天,青菱鄉地塊從630萬元起拍,幾輪競標后,拍價就已攀升至千萬元,然而這時中石油和中石化卻都不愿放棄,角力仍在繼續,最終中石油以5330萬元中標,折合地價每平方米73214元。
正當眾人驚嘆時,漢陽赫山北路地塊又產生了新的地王,在中石油、中石化的多輪角逐下,中石油以8080萬元的高價收入囊中,折合地價每平方110685元。
“武漢普通商品房價格一般在5000元/平方米,赫山北路也不是什么鬧市,這么拼搶實在有些看不懂。即便這兩個站單站年銷量達萬噸,批零差價能達每噸千元,那也要多久才能回收成本呢?”黃顯文說。
據了解,加油站的建設成本主要包含三部分,即地價成本、建設成本及加油機等設備成本,后兩項投資基本可控。根據此次競拍的加油站面積計算,若規劃為三島六車道配置,建設成本和設備成本大約耗費五六百萬。然而由于高企的地價,導致這兩個站從立項開始就注定要長期虧損。
但在兩大公司決策層看來,賬是不能這么算的。
“中國目前的成品油銷售毛利還是比較高的,有時甚至能達到千元/噸,相當于每升1元左右的利潤。”一位中歐商會能源委員會專家告訴記者,正是這種較高的利潤空間,才支撐了兩大巨頭瘋狂圈地的擴張沖動。
自1998年石油行業重組后,中石化即成為長城以南諸省成品油市場的霸主,中石油則在長城以北諸省稱雄。由于經濟發達省份多集中在南方,成品油消費能力也遠高于長城以北各省,因此多年來中石油不得不將部分成品油直接賣給中石化或其他批發企業,以消化自己的過剩產能。然而,這意味著中石油不但分享不到零售渠道的高毛利,更將自己的銷售命脈交予他人。
隨著2009年蘭鄭長成品油管道的竣工投產,受益于大大降低的運輸成本,中石油開始有能力將資源直接輸往中石化的領地,并攻城略地。
目前武漢市區內中石化旗下加油站已經超過200座,未來一兩年內還將再建20座;中石油是后來者,在市場競爭中處于絕對劣勢。
“過去中石油主要靠降價進行促銷,然而今年以來,它們將市場競爭的重點放到了擴張網絡上,因為降價銷售影響雖大,但銷量仍難滿足中石油高層的增長要求。”廖開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