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進步對鉆井發展的巨大推動力在準噶爾盆地的齊北1井得到印證。
9月22日,齊北1井鉆至3500米,順利實現中途完鉆,井斜控制在1.8度以內,在防斜打快上奏出動人的新樂章。至此這口井的進度比設計提前 45天。尤其是三開后,在易塌、易漏、易縮徑、易斜的安集海河組1024米井段中,僅用30天時間,比設計時間縮短了40天,平均日鉆井進尺在這個地區也是前所未有的。10月18日,齊北1井四開開始鉆進,截至22日凌晨,順利鉆至3700米。
齊北1井位于準噶爾盆地山前構造上,6月20日開鉆,是新疆油田公司部署的一口風險探井,由新疆石油管理局鉆井公司承鉆。
準噶爾盆地南緣山前構造鉆井不僅是西部鉆井的難題,同時也是世界級鉆井難題。
準噶爾盆地南緣山前構造地應力強,即同一地層之間存在著一種巨大的擠壓力量,這種力量容易導致井壁垮塌、卡鉆和串漏;其次,地層傾角度大,井斜控制非常困難;另外,地層堅硬,地層壓力高。
其中安集海河組是盆地南緣山前構造鉆井中最難的地層,地層為軟泥巖,水敏性強,另外,地層中部還有斷裂帶,容易造成井壁剝落、垮塌,導致卡鉆。因此,這個地層上的鉆進被喻為越打越淺。同在山前構造的多數井在這個地層平均每天發生的卡鉆事故達到6次以上。
對此,新疆局組織專家進行技術論證和研究,將地質資料與鉆井資料結合起來進行分析,制定了相應的技術措施。
在鉆井過程中,使用了POWER-V垂直鉆井新技術,在二開段將井斜控制在1度以內,開創了山前構造防斜打直快速鉆進的新局面,解決了山前構造因井斜制約鉆井速度的難題,僅用56天就順利鉆至井深2476米。這種技術的使用還為山前以及易斜地區的防斜快速鉆井提供了新的思路。經過大量室內實驗和現場實驗及分析,應用了PRT有機鹽鉆井液體系,并總結出一套成功的使用經驗,通過調整使其抑制性和流變性能滿足安集海河組地層鉆進的需要,解決了這個地層軟泥巖水敏性強所致的井眼縮徑和垮塌的難題。
目前整個鉆井過程中未發生一起卡鉆事故,同時僅用兩個PDC鉆頭打完1024米的安集海河組地層,創造了盆地南緣山前構造鉆井的新紀錄。
另外,在安集海河組井段還通過調整參數,大大提高了機械鉆速,每小時達到2.6米,是臨井同地層機械鉆速的近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