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強爭霸
正是中石油從中聯煤的退出,給了中海油一個進入煤層氣行業(yè)的絕好機會。
高野認為,對中海油而言,通過注資中聯煤可以豐富其“氣化”戰(zhàn)略,如完成此次收購,中海油將囊括包括常規(guī)天然氣、液化天然氣、煤質天然氣、頁巖氣和煤層氣在內的所有天然氣業(yè)務。
事實上,圍繞著“氣化”戰(zhàn)略,中海油近來動作頻頻。
今年10月,中海油宣布斥資21.6億美元,購買美國第二大天然氣生產商切薩皮克公司(Chesapeake)位于得克薩斯的頁巖油氣項目股權,該交易預計將于今年第四季度完成。同時,中海油旗下中海石油氣電集團與法國蘇伊士環(huán)能公司(GDF SUEZ)簽署了260萬噸液化天然氣(LNG)的購買協議。
另外,中海油已大舉進軍煤制天然氣業(yè)務。高野認為,盡管中聯煤頂著中國專業(yè)煤層氣企業(yè)的光環(huán),但近些年投資嚴重不足,如能借助中海油的資金,中聯煤將加快勘探和開采力度。
不過,中聯煤一位中層坦言:“在產能上達到第一的難度很大。”
在與中聯煤“分家”后,中石油已加大煤層氣開發(fā)力度。目前中石油煤層氣業(yè)務主要由兩家子公司負責開發(fā)。“一家是華北油田管理下的中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煤層氣勘探開發(fā)分公司,其目前產量是90萬立方米/天,且產能上升趨勢非常快,去年其產量還只有50萬立方米/天。”上述中聯煤中層人士稱,“去年中石油又新成立一家公司,名為中石油煤層氣有限公司,主體就是從中聯煤分出來的業(yè)務,投資很大,打算在‘十二五’末實現40億立方米的產量。”
中石油股份公司財務總監(jiān)周明春此前也曾透露,根據中石油開發(fā)新能源的具體計劃,到2010年底,煤層氣產能將達6億立方米/年。到2015年,煤層氣產能將達40億立方米/年。
擴大供應量只是中石油煤層氣全產業(yè)鏈中的一環(huán),它還掌握著連接資源與市場管網這一巨大優(yōu)勢。一個標志性事件是,2009年9月中石油山西沁水煤層氣注入西氣東輸主干線,日供氣量為50萬立方米,占當時西氣東輸總供氣量的1%。
另外,中石化對煤層氣業(yè)務同樣熱情高漲。上述接近交易的人士稱:“中石化預計2015年到2020年要把非常規(guī)能源的產量提高到500萬噸油當量,這相當于50億立方米氣。這其中比較現實的業(yè)務就是煤層氣開發(fā),中石化華東石油局主要在做這個業(yè)務。”
地方諸侯
除了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一些煤層氣資源所在地的能源公司也躍躍欲試。晉煤集團就是一個典型。據悉,晉煤集團煤層氣產量現在已達6億多立方米,氣井有近3000口。
但晉煤集團的劣勢也十分明顯——受礦權制約。當地煤層氣市場人士指出:“晉煤集團到目前為止只有一個礦權,還是從中石油手中奪過來的,就算晉煤集團現在工作區(qū)域能自己做,比較靠譜的規(guī)劃也只有15億立方米。他們在陽泉也打了井,現在產量達15萬立方米/天,但這塊的礦權屬于中石化。目前晉煤集團還在爭取地方政府的支持。”
河南省煤層氣開發(fā)利用有限公司與晉煤集團情況類似,本月初其與中石油、中石化一同獲得了煤層氣對外合作經營權。但中聯煤原董事長孫茂遠向記者指出:“煤層氣礦權分散占有、煤層氣與煤炭礦權重疊,對煤層氣產業(yè)發(fā)展有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