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新能源躍躍欲試
不少專家分析認為,一些化工子行業和石油開采業會從高油價中受益。目前中國是世界第4大產油國,油價上漲自然將會使石油產業盈利增加。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石油產量達1.894億噸,約合13.826億桶,如油價平均按每桶80美元計算,中國石油業產值達1106.1億美元,約合7600億元人民幣。國際油價每漲10%,中國石油開采業的利潤就增加760億元,這相當于石油和化工產業全年利潤的15%左右。獲利企業主要是石油開采業比重大的中石油、中海油、延長石油等。
東吳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寇建勛分析,高油價對于相關替代能源行業會有一定正面影響,如煤化工、新能源等。
煤化工是最典型的例子。和訊網最近發布一篇專家分析認為,當石油價格上漲時,石油產業鏈的石化企業為了轉嫁成本,往往會提升產品價格,從而使得煤化工產業鏈的產品成本與產品價格差有所擴大,提升煤化工企業的盈利空間。所以,油價突破100美元,就意味著以石油為產業鏈起點的產品成本迅速提升,這將為煤化工企業注入新的盈利動力。
12月7日,山西潞安煤基合成油有限公司一位副總經理告訴記者,油價上漲對煤制油企業來說是利好。比如,他們企業使用的原料是電廠不能用的劣質煤,即使油價帶動煤價上漲,劣質煤也漲不了多少。目前國內柴油供應吃緊,他們用劣質煤生產的柴油也十分俏銷。隨著國際油價上漲帶動煉油廠的柴油價格上漲,煤制油生產的柴油就能搭順風車。產品漲而原料不漲,其經濟效益自然可觀。據記者了解,目前潞安公司用的原料煤價格為每噸300~400元,3噸多煤就可生產1噸柴油,而目前其所產的柴油每噸可賣7000多元。在這輪油價上漲進程中,一些地方加油站的柴油價格直逼每噸8000元大關。隨著柴油漲價,他們企業的利潤也在以百分之十幾的幅度增加。
不過該副總也告訴記者,由于煤制油項目建設時投入巨大,他們所賺的利潤很大部分要還貸款和抵扣設備折舊。油價上漲將緩解項目建設投資的巨大壓力,也可以縮短投資回收周期。雖然高油價時期煤制油產業將顯示成本優勢,但同時要考慮項目投資巨大、生產中碳排放高的因素。因此他認為煤制油產業還是需要國家統籌規范發展,不能放開。
此外,與金融危機之前相比,高油價的受益產業名單中增加了新能源產業。原油價格的走高將讓人們不得不考慮能源危機的臨近和經濟型替代能源的重要性。不少證券公司發布分析報告認為,在全球經濟復蘇的預期下,油價持續走高,必將再次打開替代能源的發展空間。而同時,經濟復蘇之時,對于能源的需求也將令各方更加重視新能源,更加重視低碳經濟相關產業的投資。因此,與光伏、風電、鋰電池等相關的化工企業將有業績提升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