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尋油“西顧”
12月5日,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稱,我國三大石油公司與委內瑞拉簽署了6項合作協議,并將對委內瑞拉的投資計劃擴大至400億美元。
其中,中石油簽署了胡寧4項目合資經營協議,該項目將由中石油與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合作開發,產能目標將達到2000萬噸/年。胡寧4項目區塊面積325平方公里,可采儲量87億桶。中委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負責胡寧4項目的運營。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持有該項目60%的權益,而中石油持股40%。
中石化將與委內瑞拉國有石油公司共同開發胡寧1號和8號油田區塊,其中每個區塊的產能達到1000萬噸/年,中石化還將參與建設一座年處理原油能力達1000萬噸的煉油廠。
中海油也獲準參與Mariscal Sucre天然氣項目,該項目將于2012年投產。
點評 三大石油公司同時簽署合作協議的事,并不多見,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委兩國的能源合作已進入規;l展階段。
事實上,不僅僅在委內瑞拉,中國油企的國際上游資產全球布局已經悄悄發生了傾斜。以往中國油企的海外項目主要集中在中東、中亞等地區,而今年的幾宗大型并購或者合作案都集中在大西洋西岸:3月,中海油獲取了阿根廷Bridas公司50%的股份,后者掌握拉美地區的多處資產;4月,中石化與巴西簽訂100億美元貸款換石油協議,這可能為中石化參與巴西兩處深水石油開采項目鋪平道路;同樣是4月,中石化收購加拿大Syncrude油砂項目9.03%的股權;5月,中化集團也進軍巴西……
可以看到,中國油企已試圖讓自己成長為阿根廷、巴西和委內瑞拉石油市場上的重要角色,這些運作反映了中國油企國際發展戰略的轉型與實力的提升。畢竟,這些地區以往是國際石油巨頭的禁臠,中國油企無法涉足或者只能在西非地區“遙望”。此番強勢“西顧”,實屬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