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8日從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獲悉,2010年,中國石化將實現集團化采購1100億元,集團化采購率達61.1%,首次突破60%,比2009年的57.3%增長了3.8個百分點。累計節約資金42.9億元,資金節約率達3.9%,顯著提升了中國石化在供應市場上的資源獲取能力和議價能力。
中國石化一年來堅持集中采購的方向不動搖,堅持發揮總部和企業兩個層面的積極性不動搖,進一步加大集團化采購力度。
一是大力推進總部直接集中采購向戰略采購轉化。預計全年戰略采購率(指戰略采購占總部直接集中采購的比例)將達64.6%,比2009年的51.7%增加12.9個百分點,其中靜設備戰略采購率達95%、
煤炭達90%、鋼材達80%。特別是11月份與寶鋼、天鋼、神華集團、徐州礦務局、中國一重、沈鼓集團等國內22家大型鋼廠、礦廠、制造廠和3家國外大型公司簽訂了為期5年的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加強了與戰略供應商之間“互信、互利、雙贏”的合作,有力地保障了戰略物資的安全穩定供應和低成本供應。
二是大力推進總部組織集中采購向框架協議采購轉化。2010年總部組織集中采購物資中框架協議采購率達75.2%,比2009年的55.8%增加了19.4個百分點。90%的電氣專業日常需求物資、28個品種的
油田化學劑和53個品種的煉化三劑都實現了框架協議采購,工作效率明顯提高,采購成本進一步降低。其中,與重汽集團、徐工集團分別簽訂油田車輛、
工程機械標準技術協議,通過聯合談判,框架協議價格比市場價格下降了2%~5%。
三是穩步推進授權集中采購工作。為充分發揮企業層面的優勢和積極性,中國石化累計組建了14個授權集中采購中心,涉及物資品種20個。通過授權集中采購,不僅充分調動了企業參與采購決策的積極性,而且進一步集合了企業需求,形成了批量優勢,極大地改變了企業各自為戰、分散對外的局面,很好地解決了以往“同一供應商在中國石化不同企業銷售價格不同”的問題,采購價格均大幅降低,其中鍛鋼閘閥下降了40%、常用國標閘閥下降了28%、抽油桿下降了10%、抽油泵下降了6%,部分三劑品種也下降了1%以上。
據了解,中國石化的集中采購業務不僅推動了石化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和產品結構調整及技術進步,為自身工程建設培育了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供應商,也促進了包括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第一重型機械集團、沈陽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無錫
壓縮機廠、大連橡膠塑料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杭氧股份公司、甘肅藍科石化高新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內的一批國內裝備制造企業的技術提升,為提高民族裝備制造水平做出了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