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國企債轉股再添新例。區域煤炭龍頭盤江股份控股股東貴州盤江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盤江控股),打算以債轉股的方式,來解決貴州華能焦化制氣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能焦化)拖欠3億多元債務。
盤江股份(600395.SH)7月5日晚間公告,盤江控股與貴陽市人民政府簽訂了《貴州華能焦化制氣股份有限公司股權重組框架協議》,將前者持有的華能焦化所有債權轉為股權。不過尚未公布盤江股份持有的具體債權。
西南地區以中小煤礦為主,開采難度大技術要求高,在供給側改革中周邊省份大量煤礦關閉,區域供不應求。盤江股份年產煤近1000萬噸,以精煤和混煤為主,煤質優異,控股股東盤江控股為貴州省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單位,業內普遍預期,盤江股份未來有望整合貴州省煤炭資源,打造成為西南區域的龍頭企業。
受煤炭行業整體下滑影響,盤江股份2015年凈利潤僅0.23億元,同比下滑92.45%,目前正計劃增發40億元,投資電力支柱產業、煤與瓦斯共采項目和增資控股煤層氣公司。
因華能焦化拖欠煤款,盤江股份及參股公司貴州松河煤業有限公司(下稱松河煤業),去年以買賣合同糾紛為由,分別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判決華能焦化歸還欠款。
自2013年9月以來,華能焦化出現大量遲延付款現象,截至2015年3月底,拖欠盤江股份到期煤炭貨款本金3.67億元,利息2078萬元;拖欠松河煤業到期煤炭貨款本金2760萬元,利息190萬元。
盤江股份今年1月公告稱,因華能焦化土地、辦公樓、廠房、股權等財產均為輪候查封,現階段無法進行處置,故同意暫時終結與華能焦化買賣糾紛的執行程序。
華能焦化曾經是貴陽市2010年首推的上市企業,其上市計劃也列入了當年度市政府工作報告,但終未能如愿上市。界面新聞記者獲得的一份華能焦化上市前增資擴股方案顯示,華能焦化是貴陽市唯一的煤氣供應單位,主要為貴陽市提供居民、商業用戶管道煤氣;華能焦化主要利潤來源于焦炭行業。
時過境遷,華能焦化沒能逃脫關停噩運。貴陽市下轄清鎮市2016年度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大力實施生態工業、都市農業、現代服務業“三大振興行動”計劃,關停五礦鐵合金、華能焦化、貴州化肥廠等一批高污染、高能耗企業。
盤江股份內部人士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此次簽訂的只是框架性協議,未來如何推進債轉股,目前尚有很大不確定性。
上述框架協議顯示,貴陽市政府將組建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協調解決華能焦化股權重組各方工作,在法律和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對華能焦化股權重組工作給予全力支持。盤江控股則將全面參與華能焦化股權重組,并在相關事項上牽頭開展工作。
“債轉股并不是解決企業債務問題的好辦法。”一位分析人士向記者表達了不同觀點。“這會讓很多該關閉和淘汰的產能沒有去除,并加大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他說,“一個欠債的企業并不會因為債務轉股就在經營上有起色。”
債務違約的風險已經從民企蔓延至國企、央企子公司。截至目前,中國鐵路物資股份有限公司、東北特鋼集團、保定天威及中鋼股份均發生過債務違約情況,如何解決企業債務也已迫在眉睫,債轉股成為其中的焦點之一。
“從地方政府的角度來看,不希望任何一個企業破產,這涉及就業和稅收。但是從行業或者中央的角度來講,債務高企、經營不善的企業就應該破產。”該分析人士向記者補充道。
該人士認為,如果華能焦化直接破產,這部分債務將直接形成不良資產,盤江股份可以直接計提壞賬準備;但是通過債轉股,這部分轉股就形成長期股權投資,雖然有助于短期的資產負債表,但是對于現金情況改善并沒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