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美元/桶的開采成本
實際上,剝去運作模式利弊,MI能源最值得關注的是其成本控制能力。
雖然地處黑色寶庫,但MI能源所開采的三個油田區塊均屬于低滲透率油田。所謂滲透率,指一定壓差下,巖石允許液體通過能力的大小。由于石油儲存在巖石的孔隙、洞穴和裂縫之中,所以一些低滲透率的油田,因其巖石孔隙、縫洞的連通性差,石油難流出,不易開采。目前,低滲透率油田占中國全部石油儲量約31%。根據商務部2007年頒發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低滲透率油田開發被分類為歡迎外商投資的鼓勵類產業。
“從技術角度來講,開發低滲透率油田并不是門檻很高的事。關鍵是,油田的開采成本是不是很高?這是衡量石油公司的盈利能力最重要的一點。現在中石油每桶油的開采成本平均能控制在10美元以內,一般低滲透率油田的開采成本要高于這個價。”上述專家提到。
然而,據公司招股書介紹,2007年、2008年、2009年以及2010年上半年,平均每桶原油的開采成本分別為7.24美元、6.52美元、7.69美元和6.37美元。其中,大安油田今年上半年的開采成本更是低至每桶5.01美元。而上述時間段對應的平均每桶原油的銷售價格分別達到了69美元、104.78美元、58.58美元、76.72美元。
這意味著,在勘探、開發成本即將收回的過程中,低采油成本的優勢在其后的業績競爭中將發揮得淋漓盡致。可參考MI能源目前的盈利情況,2007年、2008年、2009年及2010年上半年收入分別為12.22億元、19.72億元、11.67億元、9.48億元人民幣,凈利潤分別為3.09億元、6.11億元、1.11億元、2.39億元人民幣。除此以外,MI能源在該領域的競爭對手也寥寥無幾。目前,就陸上油田開發與海外公司有合作的只有中石油(主要)和中石化兩家。到2008底,中石油共訂有23份類似的產品分成合同。2008年,洛克石油、MI能源、中亞石油占據了中石油產品分成合同中約51%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