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
國家能源局《關于下達2016年
光伏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能新能[2016]166號)及烏海市光伏基地招商文件的要求,為進一步保障光伏基地項目順利實施,促進光伏發電技術進步和上網電價下降,我市制定了《烏海市光伏基地項目管理辦法》,具體內容如下:
一、項目前期工作要求
投資商與烏海市人民政府簽署開發協議后,應在1個月內完成項目備案及相關手續,同時盡快開工建設。并按照規定時間及時支付評優工作和公共基礎設施工程建設等費用。
二、項目建設管理
項目建設應滿足國家與地方政府關于水土保持、環境影響、生態恢復、安全生產等方面的要求,并按評優文件的技術指標及進度要求完成項目的開發建設,對于未按要求時限備案和未按進度要求(包括整體進度和分項進度)完成階段性建設目標的,烏海市人民政府經警告無效后,有權進行清退,并不做任何經濟賠償。
烏海市人民政府或其指定機構有權對建設工程進行監督并可在不干擾施工進展的情況下隨時進行合理的檢查,有權要求投資商拆除不滿足評優相關技術要求和標準的設備,由此造成的任何增加的費用及對此造成的延誤由投資商自行負責。
投資商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將被視為已放棄光伏電站建設的行為:
1.書面通知烏海市政府其已終止建設工程,且并不打算重新開始施工;
2.未能在任何不可抗力事件結束后六十(60)天內恢復施工的;
3.投資商出于任何其他原因在光伏電站完工日期前停止建設工程或調試,直接或通過建設承包商撤走場地全部或大部分的工作人員,且不是因不可抗力事件的發生或烏海市政府違背其開發協議下的責任和行為或不作為所導致;
4.未支付相關費用。
三、項目后評價
光伏電站建設完成后應通過綜合驗收,并執行招商時確認的申報電價。光伏電站完成綜合驗收一年后,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組織開展后評價工作,后評價結論作為投資商參與后續項目投資的重要評價依據,也作為相關設備制造商、建設參與方參與后續項目的重要評價依據。
四、違規措施
對于惡意壓低上網電價獲得項目開發權,但放棄光伏電站建設的投資商,將被視為失信行為,烏海市政府有權采取相應的處置措施,包括收回指標變更投資商、沒收前期所交費用、將投資商列入誠信黑名單、5年內不得在烏海市從事光伏發電行業的開發建設活動。并將建議內蒙古自治區能源開發局限制失信投資商,在5年內不得參與內蒙古自治區光伏發電行業的開發建設活動,建議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信息管理平臺5年內不予受理其公司的其他未并網
新能源發電項目。
烏海市光伏發電項目建設領導小組
2016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