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風電的優勢突出。
海上風電場指水深10米左右的近海風電。由于陸地上經濟可開發的風資源越來越少,全球風電場建設已出現從陸地向近海發展的趨勢,是未來
清潔能源新方向。與陸上風電相比,海上風電具有風機發電量高、單機裝機容量大、機組運行穩定以及不占用土地,不消耗水資源,適合大規模開發等優勢。
國內海上風電前景廣闊。
我國海上風電資源豐富,海岸線長度超過1.8萬公里,海上可開發和利用的風能儲量為7.5億千瓦,是陸上風能資源量的3倍,開發前景廣闊。2016年我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154臺,新增裝機容量59萬千萬,同比增長64%。
海上風電政策陸續推出“十三五”有望成為黃金發展期。
按照
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海上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2017年以前(不含2017年)投運的近海風電項目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0.85元,潮間帶風電項目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0.75元。年底發改委發布的《關于適當降低
光伏電站陸上風電標桿上網電價》的將陸上風電價格進一步下調,海上風電價格維持不變,也體現了管理層支持發展海上風電的決心。
從收益率上來看,目前海上風電已經具備一定的經濟性,我們測算潮間帶和近海風電的項目收益率都在12%以上。我們認為,隨著海上風電投資成本的進一步下降、地方性補貼的陸續出臺,對比陸上風電的價格下調,海上風電的項目投資吸引力會逐步增加。
海上風電產業鏈及投資建議。
海上風電涉及的產業鏈較廣,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鋼材、有色金屬、復合材料、電子元器件等;中游零部件可分為葉片、發電機、齒輪箱、主軸軸承、電控系統。此外還有如基座等鑄造件、塔筒等其他配套部件商。
海上風電整機廠商的競爭格局比較穩定,西門子占據龍頭,占一半的市場份額。中國企業中,上海電氣裝機量最大,其次是湘電風能。從項目投資分布來看,與陸上風電不同,海上風電的風機成本只占整個項目投資的30-50%,線纜、安裝、運維費用都占相當一部分比重。
我們看好市占率快速提升的整機廠商金風科技和全球領先的風塔制造商湘電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