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13時,江蘇省委書記羅志軍做客中央臺直播間,暢談創新驅動下,江蘇如何面向未來作出戰略選擇。
主持人:剛才講到蘇北讓我想沿海開發的戰略,江蘇沿海開發戰略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已經實施兩年了,現在江蘇一些沿海城市我們發現他們不約而同的都選擇了重化工作為產業發展的重點,我們也聽到這樣一種觀點,說沿海大開發不能一味的提高環保門檻,要不然就沒法發展了,您如何看待沿海大開發當中面臨的這些難題,怎么樣才能把沿海開發和創新戰略很好的結合起來?
羅志軍:這個話題是我們特別關注的,沿海開發我們認為對于江蘇充分發揮自己的這方面的地域優勢意義十分重大,這可能是我們東部地區今后未來若干年的增長機遇。是不是能夠不發展重化工,或者是不是應該發展重化工是大家爭論的話題,我們認為在保護環境,經過嚴格審批的條件下,適度的發揮沿海港口的作用,發展一些大型的重化工業還是應該的。因為港口,它主要是大吞吐量,它也有這個容量,通過這個方式對內地是個輻射,對蘇北是個帶動,甚至在整個東軸海線都是一個帶動。但是不能搞小化工、小冶煉,重復過去環境破壞低水平的建設,更多的是要靠我們的大型的現代化的重化工業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
至于說到有些同志認為門檻可以降低,其實不然。我們現在在沿海開發中第一條就是環保優先,把環保的門檻立的比過去其他地方還要高。我們江蘇就這幾年里關了將近四千家小化工企業,其中沿海也關了將近1500家,并不是放開讓它隨便去的,過去一段時間有這樣一個過程。但是現在我們已經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正在逐步的進行改變,新設立的必需進開發區大門檻,原來設立的逐漸淘汰和把它歸并起來,使我們沿海開發對沿海的環境不但是沒有損害應該是更加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