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表示,因當前OPEC閑置產能與全球消費量之比低于5%的合理水平,且沙特國內需求強勁等因素,中東北非動亂料令OPEC閑置產能捉襟見肘。
綜合媒體3月3日消息,席卷中東和北非的動亂可能令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寶貴的石油閑置產能更加捉襟見肘,無論長期抑或是短期,因政府心存憂慮,推遲平抑國內燃料消費猛增態勢所必要的改革。
利比亞日均160萬桶的產能大部分中斷,令日均閑置產能不到500萬桶的OPEC可能面臨沉重壓力。市場供應不足時,OPEC閑置產能是可以迅速啟用的后備資源。
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沙特阿拉伯擁有約1250萬桶/日的總產能,全球閑置產能的大部分亦在該國。
一名沙特阿拉伯高層消息人士周一稱,該國當前運轉的日產能約為900萬桶,仍擁有約日均350萬桶的閑置產能。沙特亦堅持表示,這些閑置產能中包括利比亞主要運往歐洲的輕質、易冶煉的石油。
不是所有人都買賬。
上周布蘭特原油大漲至近每桶120美元的一個因素是,高盛發布一份報告稱,利比亞生產中斷,可能造成OPEC損失最多一半的閑置產能。
就在利比亞劇變發生前,有很多人將年初原油價格上漲至每桶100美元附近的情形與2008年油價大漲至近150美元進行對比,2008年時閑置日產能不足日均200萬桶。
一些分析師目前認為,共性多于差別,因當前OPEC閑置產能與全球消費量之比,低于分析師認為的5%的合理水平。
國際能源署(IEA)預期年底前石油日需求將升至創紀錄的逾9000萬桶。
油田維護可能也會暫時影響產能。
咨詢機構PFC Energy市場信息服務主管David Kirsch認為,沙特阿拉伯已經批準對油田進行深度維護的預算,期間最大閑置產能可能下降約50萬桶/日。
沙特本國需求不斷增加
長期來看,問題可能是不斷增長的本國需求,這也是沙特阿拉伯和其他OPEC成員國一直以來希望通過減少補貼和提高燃料價格進行限制的。
IHS Global Insight高級中東和北非能源分析師Samuel Ciszuk表示,這次動亂最大弊端之一是各國減少補貼的動力下降了。現在哪個國家都不敢輕易這樣做了。
動亂導致突尼斯和埃及總統下臺,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的權力亦岌岌可危,沙特阿拉伯的鄰國巴林也是群情激昂。
沙特阿拉伯國王阿布杜拉的回應是宣布發放約合370億美元的福利。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師稱,該舉措將推動消費,因此增加發電需求,從而令原油生產和油品更加緊張。
據外媒,今年沙特直接用于發電的燃料數量將增加至54萬桶/日,去年為40.3萬桶。精煉油用量料將從2010年的日均182.7萬桶增加至198.7萬桶。
Banque Saudi Fransi首席經濟學家John Sfakianakis估計,僅運輸上的能源補貼每年就要消耗沙特阿拉伯270億里亞爾(72億美元),他認為這個問題必須盡快得到解決,從而保護該國的石油產能。
能源需求暴漲是整個海灣地區正在面臨的問題,包括阿聯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科威特,而后者是除沙特阿拉伯以外唯一擁有大量閑置產能的國家。
Wood Mackenzie咨詢師去年發布的報告預計,海灣國家找到足夠用來發電的天然氣并非易事,這意味著更多石油將用來發電,而不是出口。
阿聯酋和科威特的閑置產能已經有限。
分析師的預期不盡相同,一些人認為這兩個國家合計日均閑置產能僅為約50萬桶。
科威特國有石油公司一名消息人士稱,科威特擁有60-70萬桶/日的閑置產能。
阿聯酋曾表示,其總產能約為280萬桶/日,當前運轉的日產能約為230萬桶,日均閑置產能為50萬桶。總產能的一半為輕質穆爾班原油。
沙特阿拉伯原油大多為重質油,不過為了將日產能提升至1250萬桶,沙特阿拉伯也有一些輕質油產能。上周沙特阿拉伯邀請記者參觀Khurais油田,并稱該油田能夠日產140萬桶輕質油。
獨立石油分析師Kamel Al Harami預測,沙特阿拉伯閑置產能中約有60%是重質油,40%是輕質油。OPEC整體500-600萬桶的日均閑置產能中,約有30%是輕質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