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天津海事局日前召開的天津海上溢油應急能力建設發展與戰略研究研討會獲悉,為了應對本市海域面臨的重大溢油風險,“十二五”期間,本市將在東疆、臨港、南港、南疆和北疆建設政府主導的溢油應急設備庫,推行“統一規劃,國家、地方政府和企業共同建設”的事故應急處置能力建設機制,使天津港達到能夠抵御2000噸溢油事故的綜合溢油應急能力。
據介紹,目前渤海灣內天津、秦皇島、大連、營口、唐山都為億噸大港,船舶往來頻繁;中國最大的海上油田位于渤海,目前共有20多座油、氣田,位居中國前6位的海上油田均在渤海,渤海海域內大量石油平臺以及石油平臺周圍活動著大量的過駁作業船舶,對海域污染的風險性增大。
據天津海事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十二五”期間, 本市抵御溢油事故的綜合溢油應急能力將從500噸提高到2000噸。同時,還將進一步完善《天津海域船舶污染應急計劃》和《天津海上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深化部門間應急聯動協作機制,細化各類應急反應程序。探索建立應對污染事故的全天候、全覆蓋監測、監視機制,強化日常監視,通過空中定線巡航、水域巡航、VTS、AIS等現有手段,做好本市沿海船舶污染的監視;利用衛星遙感、航空遙測、溢油監視雷達、溢油監視浮標等新技術,建立污染物跟蹤系統。此外,還將設立市海上溢油及化學品事故應急反應中心,實現船舶污染及化學品事故預防、危險貨物檢驗、污染物化驗和水體監測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