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昨日發布《2010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每一滴油都是承諾”成為反復宣傳的口號。而頻頻發生的“問題油”、“摻水油”成為媒體追問的焦點,中石化新聞發言人回應稱,溫州“摻水油”原因已查明,因設備故障導致殘留積水。
溫州“摻水油”原因已查明
據溫州媒體5月30日報道,5月29日溫州市區中石化西山加油站將水加入汽油里,導致多輛汽車“罷工”。
昨日,在中石化《2010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后的記者提問環節,中石化新聞發言人黃文生就“摻水油”事件回應稱,此事引起總部高度重視,原因已經查明。
黃文生稱,本次加水事故是由于加油站安裝油氣回收裝置試壓后,兩個埋地油罐的潛油泵前段的球閥發生故障沒有完全打開,因此在回罐試槍過程中流量偏小對管道的沖洗力不夠,導致局部管道的內壁、底層殘留部分積水。5月29日上午,加油站請廠家維修人員對潛油泵進行了維修,完全打開了球閥,高壓力流量增加,導致管道內的殘留積水流入車主油箱,造成了本次事故。
據了解,此次事故造成10輛車出現故障,目前中石化對這些車輛安排了修理。
“補救措施獲得了消費者的理解。”黃文生稱,“這次事故也暴露出我們在進行加油站改造的過程中,還有相當一部分人員對于設備情況不熟悉,我們已經要求浙江總結經驗教訓,并將內部共享,避免類似事件發生。”
昨日,中石化社會監督員、中國能源網董事總經理韓曉平對記者表示,“我認為中石化這么大的企業,靠摻水獲取一點蠅頭小利的可能性不大,肯定是工作中出了紕漏才導致這一事故。中石化有3萬多個加油站,如何有效管理是當務之急。”
岳陽“問題油”系外采油品
對比岳陽“問題油”事件,溫州“摻水油”只能算是小事故。今年5月,有網友發帖稱,湖南岳陽車主在中石化零售網點加油后,汽車出現了發抖、無力、速度無法跟上等問題,涉及車輛或達上萬輛。
昨日,中石化回應了該事故的最新進展,稱該事故涉及岳陽60多座加油站,截至上周末,已有1.2萬輛車修好,受影響的車輛具體數字還在統計中。
對于該事故的起因,黃文生反復用了“奇怪、意外”等字眼,并稱中石化確實不明其因,“我們感覺很意外,希望公安機關和當地有關部門能幫助我們查找真相。”黃文生稱,這批“問題油”系中石化外采油品,共有3000多噸,采購也經過了質量把關體系,供應商出具了質量報告,采進時岳陽公司也進行了檢驗,檢驗結果符合國家標準。
據悉,目前中石化一方面向岳陽質量監督局和工商行政管理局報告,把油品送到北京國家權威檢驗機構進行檢測,另一方面提請當地公安機關對此批次93#汽油的供應商進行調查。
記者追問“中石化是否懷疑有人對這批油做了手腳”時,黃文生表示,此事非常蹊蹺,希望權威的第三方能夠徹查,一旦有了結果,會第一時間對外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