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可再生能源將占總量的15%,鼓勵使用太陽能熱水器,逐步提高水力發電價格,發展生物燃料不影響糧食安全……”9月4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陳德銘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國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時表示,中國將大力發展新能源。
《規劃》提出了從現在到2020年期間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目標,即力爭到201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費量占到能源消費總量的10%,2020年提高到15%。要實現《規劃》提出的任務,2020年以前需要總投資2萬億元人民幣。
陳德銘說,根據《規劃》,今后一個時期,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重點是水能、生物質能、風能和太陽能。到2020年建成水電3億千瓦、風電 3000萬千瓦、生物質發電3000萬千瓦、太陽能發電180萬千瓦。積極鼓勵太陽能熱利用技術的應用,到2020年建成太陽能熱水器面積3億平方米。積極發展非糧生物液體燃料,到2020年形成年替代1000萬噸石油的能力。
陳德銘說,為了更好地保護水力發電的生態環境和安置移民,國家也會對水電的價格逐步提高一些。但是因為技術發展的限制,目前無論是風電、太陽能發電還是其他可再生能源,它們發電的成本都要比煤發電的成本高得多,所以暫時還不能做到完全把電價放開。
關于生物燃料,陳德銘說,中國發展生物燃料的原料將主要是甜高粱、小桐子、文冠果等非糧食作物。這些植物多生長在鹽堿地、荒地荒山上,不會占用耕地。
“對可再生能源的補貼,不同所有制的企業都將獲得公平待遇。”陳德銘表示,國家支持企業進入可再生能源開發領域,而且在市場規則和市場準入方面,對所有企業都一視同仁。
據介紹,目前可再生能源領域里,有很大一批是正在發展和成長中的民營企業。太陽能的光電板生產、大型風機的生產和其他太陽能的熱利用設備,大部分是由民營企業生產的。即使在大中型水力發電這樣投資金額巨大的領域,也已經有民營企業的進入。陳德銘表示,政府將支持、引導民營企業參與可再生能源的開發。
此外,大型企業在可再生能源開發領域也被要求有所作為。陳德銘說,發電裝機容量500萬千瓦以上的企業,到2020年,這些企業經營的總發電功率里必須有8%以上是可再生能源。
陳德銘表示,不同所有制的企業開發可再生能源都將獲得同等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