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發電集團(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今年以來一直在承受火電業務的巨額虧損。6月20日晚間,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中電聯”)發布報告稱,今年1月至5月,五大發電集團的火電業務累計虧損121.6億元,至4月底,火電企業資產負債率比3月再次提高2.1%,至73.8%,經營風險已進一步提高。
由于火電業務在五大發電集團中占據絕對比重,因而,五大發電集團的整體業務亦出現虧損。中電聯數據顯示,五大電企電力業務合計虧損55.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虧38.7億元。
與往常一樣,中電聯將原因歸結為煤價瘋漲。數據顯示,國內動力煤價格已連續三周保持上漲之勢,截至上周,國內動力煤價格較前一周的漲幅為1.2%,漲幅有所加大。不過,從4月15日開始,國內部分省市上網電價已經平均上調0.02元/度,并且15個省市上調了銷售電價。但據中電聯數據,這并未從根本上遏制上調電價省市的虧損局面。
中電聯同時警示,“發電經營持續困難,給迎峰度夏電力供應保障帶來較大風險。”此前,中電聯相關人士也曾表示,7年來最嚴重的“電荒”可能導致4000萬千瓦時的電力缺口。對此,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曾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保障夏季電力供應,除了“謹慎”上調電價外,更重要的是控制瘋漲的煤價,并抑制電價上漲所造成的更快速的煤價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