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油田作為黑龍江省的重要經濟支柱,該省1/3國稅收入來自大慶。中石油和大慶油田通過科技創新,提出了創建“百年油田”的發展戰略,為大慶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2008年5月,在黑龍江省委、大慶市委與中石油副總李新華一行的見面會上,李新華表示,中石油將遵循專業化原則,用優勢企業重組,整合現有力量,把大慶建成百億元規模的石油裝備業基地,并提出中石油今明兩年將以不低于200億元的投入發展大慶石油化工項目,并將抓住有利時機將石油化工裝備制造產業做大做強。
國家最近提出,大慶油田要保持原油產量4000萬噸。到2020年,“十一五”期間油氣生產和石化大項目建設總投資將達到1600億元,其中直接裝備投資在500億元左右,未來幾年大慶每年的石油石化裝備需求將在150億元左右。而大慶石油石化裝備的市場需求主要集中在中油集團所屬的大慶油田公司、大慶石化公司、大慶煉化公司,近幾年直接裝備投資每年均在100億元以上,其中大慶市外采購額達到了50%以上。
大慶石油石化裝備制造業伴隨著大慶油田勘探開發和石化工程建設逐步發展起來。經過40多年的努力,大慶的裝備制造業已初步形成以石油石化裝備為主導,社會通用性裝備為輔的產業體系,建成了以大慶油田裝備制造集團等為代表的一批骨干和龍頭企業,形成了裝備集團抽油機、力神泵業潛油電泵、大風油田科技三次采油設備等一批在國內具有較大影響和比較優勢的產品。2007年,大慶市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企業達到145戶,資產總值55億元,從業人員2.3萬人,實現銷售收入70億元,增加值18億元。
大慶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7所高等院校,現有專業技術人員11萬人,其中擁有中高級職稱的7萬多人,科技創新對經濟貢獻率達到47%;區域內電力供應富余達14%,電價相對較低;全市還有400多平方公里工業用地有待開發利用,發展裝備制造業要素資源充足。為項目入駐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大慶發展裝備制造業正當其時。
今天的大慶正以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為契機,大力支持油田裝備企業在做大做強的基礎上,積極建好經濟開發區、高新區、鐵人工業園區三個裝備制造產業園區,打造乘風莊、王家圍子、龍鳳三個專業化生產基地,重點發展采油裝備、鉆井裝備、煉化裝備三大優勢產業群,同時積極發展石油裝備、社會通用性裝備。
在未來的發展之路上,大慶的裝備制造業將通過區域合作、園區聚集發展、企業自主創新、政府加大扶持、引進尖端人才等方式快速發展,爭取在三個階段實現飛躍式發展。到2010年,大慶裝備制造業銷售收入爭取達到100億元~150億元,為建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石油石化裝備制造基地打下堅實基礎;到2015年銷售收入達到300億元,建成在國內具有較大影響的石油石化裝備制造基地;到2025年銷售收入爭取達到600億元,成為國際上具有較大影響的成套石油石化裝備制造基地。
(《石油與裝備》 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