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地氣田2/3的未動用儲量屬于低品位和難動用儲量。
河南油田已經進入開發后期,面臨著后備儲量不足、
采收率低下、開采成本加大等一系列難題。
西北油田分公司生產油田塔河油田縫洞型油藏原油黏度大,流動性差,能量不足,含水上升快,屬于世界級難題。
新儲量開發技術難度越來越大,老區剩余油氣規模越來越小,每個油氣田都面臨類似令人頭疼的難題。凡此種種,都是提高單井產能和提高采收率的攔路虎。對此,中國石化股份公司2008年度油氣田開發例會強調,要將“把工藝技術用到極致”的理念貫穿于油氣田開發的全過程。
無論是提高資源探明率、提高儲量動用率,還是提高油氣采收率,工藝技術都是不可或缺的手段。提高單井產能同樣離不開工藝技術,不僅要用,還要把它用到極致。
怎么才是把工藝技術用到極致?就是針對油藏的特點,尋找最合適的工藝技術,最大限度地釋放油井產能;就是在方案設計、工程設計的時候,充分利用系統內外已有的工藝技術成果——如果本企業沒有,要看看中國石化其他企業有沒有,中國石油、中國海油有沒有,國際上有沒有。用開放的眼光去看,用謙虛的心態去找,用反復優化的方案去開發,讓單井產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
以實際效果檢驗,
水平井技術已經憑借其在提高油井產量及降低鉆井成本等方面的巨大優勢,成為大幅度提高單井產能的重點技術。目前,中國石化水平井技術的規模應用與技術開發,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07年實施水平井數比2006年翻了一番,預計今年實施水平井數將在2007年的基礎上增加56%,占全年
油田開發新鉆井數的17.8%,年產油占全年的8%以上。今年上半年,水平井技術實現了“雙過千”,即水平井總數超過1000口,累計產量超過1000萬噸。水平井在
勝利油田、塔河油田、大牛地氣田等油氣田應用后,顯著提高了單井產能,有效降低了鉆井成本。應用水平井已經成為廣大開發工作者的自覺行動。
中國石化正在積極研發的工藝技術,還包括
儲層壓裂改造和油層保護技術、遠程監測計量技術以及針對塔河縫洞型油藏的重質稠油化學降黏試驗等,均已取得良好效果。中原油田不壓井作業技術可滿足井口壓力10兆帕以內、井深3000米的帶壓作業,2008年實施60井次,成功率100%,對幫助老油田煥發青春發揮了積極作用。
2008年,滾動井、油藏評價井直接實施水平井28口,實施針對性壓裂改造措施135口,使5200萬噸常規技術難以有效開發的儲量加入到可動用儲量行列。
儲量還是那些儲量,是技術的進步將其從難動用變為可動用;油井還是那口油井,是工藝的優化將其產能潛力激發出來。
專業人士表示,今后對于未投產油井,都要科學設計油藏開發方案,精細做好單井設計,盡可能挖掘其生產潛力;對于已投產油井,則要勇于探索,大膽實踐,尋求最適用的工藝技術。不管是新井還是老井,都要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不生搬硬套,不千篇一律。2009年各類方案設計與審批要加強對設計產能的論證與審查,按照既成事實和可參照的產能指標作為產能設計的依據,要細化方案設計,從
完井、
射孔、能量保持與利用、工作制度等各個方面,論證產能最大化及其支持技術,使工藝技術成為提高單井產能的強大支撐。
股份公司油田勘探開發事業部要求各油田企業,在追求工藝技術應用極致的過程中必須處理好兩個關系:一是要處理好大幅度提高單井產能與提高采收率的關系,不能以犧牲采收率為代價,搞短期行為,必須配套穩產措施,科學合理地提高產能;二是工藝技術先進性與經濟性的關系,不能一味追求先進性,要加強技術應用的針對性、實用性和有效性,提高產能要保證合理的性價比。
隨著工藝技術的發展,儲量和單井的命運都在發生著變化。過去不能開發,不意味著現在不能開發;現在不能動用,也不代表以后不能動用;今天產量不理想,明天卻可能成為令人驚喜的功勛井!工藝技術的研發沒有止境,推廣應用也沒有盡頭。面對復雜的油藏尤其是
低滲透油藏,如何通過大幅度提高單井產能實現整體上的有效開發,才是真正考驗工藝技術水平、配套水平和應用技術水平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