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哈代布項目鉆井現場鳥瞰圖
艾哈代布油田CPF全景
2011年6月21日,是一個值得載入伊拉克石油工業史冊的日子:艾哈代布油田提前半年實現了一期300萬噸/年產能建設項目投產,二期600萬噸/年產能預期提前3年投產。一個現代化油田在底格里斯河畔崛起,徹底改寫了伊拉克瓦西特省石油工業“一窮二白”的歷史。
建一個油田,鑄一座豐碑。2000多名中國石油建設者創造了中伊石油合作的一個傳奇。
伊拉克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石油儲量居世界第二。早在1997年,中國石油就開啟了與伊拉克的石油項目合作之門,時任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總經理的周永康與當時的伊石油部長阿米爾共同簽署合作開發艾哈代布油田協議。合同簽署后,阿米爾樂觀地告訴媒體:“合同明天就可以執行”。但出乎預料的是,他的這句話12年后才得以實現。
2008年11月10日,集團公司蔣潔敏總經理赴伊與伊拉克石油部簽署《艾哈代布油田項目開發服務合同》,拉開了中國石油挺進伊拉克石油市場的序幕。艾哈代布項目的重啟,是戰前伊拉克政府與歐美和俄羅斯等多家石油公司簽署合作合同中唯一重啟的項目,由此產生了伊拉克歷史上第一個油田服務合同,為伊拉克石油工業振興帶來了希望,成為帶動伊拉克地方經濟發展的強勁引擎。伊石油部長多次在石油投資會上高調贊揚中國石油的進入,為等待觀望和不敢到伊拉克投資的外國石油公司樹立了榜樣,也有力推動了伊拉克第二、三輪招標的實施。
三年三步走,油田建設大踏步前進
根據約定,合同生效2個月內,人員必須到現場,6個月內必須開工。而當時的伊拉克戰火初歇,滿目瘡痍,百廢待興,恐怖事件頻發,讓人望而卻步, 且伊拉克政局動蕩,石油法律和市場規則不健全。艾哈代布作為伊拉克戰后第一個國際石油合作項目,沒有任何經驗可循,運作步履艱難。
為兌現承諾,樹立中國石油的良好形象,艾哈代布項目審時度勢,通過充分的市場調研和理性分析,完成了項目建設策略和方法的快速建模。負責艾哈代 布項目作業的綠洲石油公司陳鐳總經理運籌帷幄,果斷提出了“發揮集團公司整體優勢,實現‘三年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即用3年時間,2011年底在毫無石 油工業依托的伊拉克瓦西特省建成年600萬噸產能,不僅比合同要求提前3年建成中東標志性項目,而且要完美亮相“中國制造”,全方位展示中國的技術服務、 工程設計、工程建設、產品、管理、文化和價值觀。
在伊拉克嚴峻的安全形勢、復雜的政治環境和惡劣的自然條件下,東方地球物理公司、大慶鉆探、工程建設公司、長城鉆探、管道局等參建隊伍發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集中骨干力量,共舉一面大旗,以超常的執行力,全力以赴推進艾哈代布油田勘探開發和地面工程建設。
2009年,東方地球物理公司經過精心籌備,快速組織人員、設備到現場,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確保了4個月內(2009年3月11日)按期啟動 地震開工;大慶鉆探工程公司與艾哈代布項目密切配合,半年內(2009年5月11日)第一口鉆井順利開鉆,一年內第一口甩開評價井試油獲得日產7700桶 的高產。中國石油履行了承諾,贏得了信譽,實現了良好開端。
2010年1月,蔣潔敏總經理到艾哈代布油田現場調研,要求把項目做快、做大、做精。艾哈代布項目認真落實蔣總的要求,與兄弟單位一起,展開兩伊“3+1”殲滅戰,高效推進各項建設。
按照“打好、打快、打省、打安全”的鉆井目標,艾哈代布項目與大慶鉆探公司加強協調溝通,優化鉆井技術,4月5日由DQ003隊承鉆的水平井 AD1-8-3僅用了28天時間鉆完井深3613米,創造了伊拉克鉆井紀錄。艾哈代布項目按照“提前啟動、并行作業、關鍵風險甲方把控”的工作策略,精心 組織設計和施工。5月,地面工程建設全面鋪開,中國石油工程建設公司調集了1200多人的技術隊伍,在艾哈代布項目迅速掀起工程大干高潮,高質量高速度地 推進中心處理站、站外集輸系統、外輸管道等項目建設,為地面工程的按期完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11年,面對伊拉克嚴峻的安保形勢、簽證收緊、清關不暢、作業環境艱苦等諸多困難,艾哈代布項目與各參建單位一如既往地按照“提前啟動、準 點到達”的工作策略和“6·30”投產工作目標,科學安排建設工序,精心組織投產,加快工程收尾,最終按既定工期,完成一期投產相關的300萬噸/年油處 理系統、22口單井集輸系統和外輸系統,實現了艾哈代布油田的提前投產,有效減少了油田按期投產面臨的安保風險。在新增一條200公里36吋原油外輸管道 建設中,中國石油管道局參建員工冒著50攝氏度左右的高溫,艱苦施工84天,完成了管道主體焊接任務,創造了伊拉克管道建設的奇跡。艾哈代布項目創造的 “中國速度”令伊拉克各界震撼和折服,展示了中國石油的自信和能力,樹立了外國石油公司在伊拉克作業的典范。
三大一統一,創新項目發展模式
針對伊拉克高危作業環境,集團公司從確保員工人身安全、發揮中國石油整體優勢的高度,提出了前瞻性的 “三大一統一”(大后勤、大安保、大環境,統一組織管理)要求。
艾哈代布項目認真貫徹落實集團公司的指示精神,創造性地制定了一整套切實可行的大安保、大后勤的一體化工作方案,有力地保障了艾哈代布油田開發 建設的高效運行。目前,艾哈代布項目的多功能營區已經成為了代表“三大一統一”的實物形態,營區可容納2000多名作業人員辦公、生活和作業,建設了相對 獨立的5座辦公生活營地,以及維修車間、EPC預制廠、廢泥漿處理廠、水廠等5個作業區,甲乙方料場、醫院、配餐中心等5個后勤服務區,實現了參建員工 “吃住有保障、一心抓生產”的目標。艾哈代布項目總工程師汪緒剛指出,“三大一統一”不僅節省了項目總投資,而且有力地保障了項目工期。
艾哈代布項目堅持員工的生命高于一切,堅持不安全不作業、不安全不外出,建立起伊拉克政府、各項目和參建單位一體化的安保防恐體系,建立了全封閉的人員動遷空中走廊,修改完善了緊急情況下安全撤離預案。
實踐證明,艾哈代布模式是一個成功的模式,更是一個受參建單位歡迎的模式。大慶鉆探公司艾哈代布項目經理楊兆龍說,“三大一統一”是我們在艾哈 代布項目安全生產生活的重要保障。沒有這些保障,一切工作都無從談起。第一建設公司伊拉克項目技術負責人張揚說,他參加了國內外60多個工程建設,從未享 受過艾哈代布項目這么好的后勤環境,因為在艾哈代布項目“安保放心、工作順心、生活舒心”。
優化技術方案,為油田提供強有力支持
艾哈代布項目與大慶鉆探在前期隊伍磨合、技術磨合、文化磨合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中國石油先進的鉆井經驗,重點開展了井身結構優化、鉆頭優化、泥 漿體系優化、鉆井技術優化等技術研究和試驗,細化鉆井施工作業管理制度、規范鉆井作業程序,鉆井周期和鉆井成本大幅度降低:水平井鉆井周期從最初的100 天降低至30天,單井鉆井成本降低了近50%,在伊拉克作業市場遙遙領先,為一期產能建設目標的如期實現提供了保障,為合同投資框架下,增加工作量、鎖定 重大風險創造了空間。艾哈代布項目在集團公司技術專家團隊的支持下,與工程設計公司(CPE)和監理公司(PMC)團隊一起,對地面工程設計進行反復優 化,最終將地面工程投資概算鎖定在了預期范圍,項目實際執行控制在批復預算內,不僅有效降低了項目總投資,而且有力保障了一期產能建設目標的如期實現。
針對制約和影響油田生產平穩運行的各種因素,艾哈代布項目堅持超前科學謀劃,及時發現了原油外輸通道不通的問題,策劃了增加4號原油管道建設, 有效解決了原油出路問題,盤活了整個油田;提前落實注水水資源,解決了注水開發難題。目前,艾哈代布油田從生產到銷售實物流程和價值流程全部閉合,瓶頸問 題得到了徹底解決;在合同投資框架下,通過技術優化,有效化解了所有重大風險,項目價值和預期效益大幅度提升。
和諧發展,展示負責任國際油公司形象
進入伊拉克以來,艾哈代布項目就致力于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追求安全發展、綠色發展、和諧發展,提前完成了環境評估報告,及時建立了垃圾處理 站,對工業和生活垃圾進行無害化焚燒處理;將環境友好融入工程設計和作業安排,提前投產天然氣處理系統,減少了酸氣排放;主動策劃和推動有效利用冗余天然 氣方案,節約清潔能源,提高了環境質量。
引入高標準廢泥漿處理系統,該系統可將油泥沙中的原油分離出99%以上,分離出的原油能直接煉油,處理的排放水達到伊拉克國家一級B排放標準, 用于營區綠化和養魚,形成的無害化泥餅自然堆放后可養殖花草。該項技術得到了伊拉克政府的高度認可,認為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要求其他國際石油公司借鑒中 國石油的做法,推廣應用中國公司的新技術。
艾哈代布項目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努力構建和諧雙贏局面。通過開展“民心工程”,加大本地化用工和現場作業培訓力度,本地員工人數和本地化率逐步 提高,已累計為當地居民提供了2300多個就業崗位,本地化程度達到60%以上。同時,積極為伊拉克高校大學生提供實習機會,成為項目發現和儲備高層次人 才的渠道;及時為油區村鎮修路架橋,改善當地的基礎設施。
兩年多來,艾哈代布項目為推動伊拉克社會和當地油區進步所做出的貢獻,得到了伊方合作伙伴、油區居民、省政府和石油部的高度認同,為項目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擴展了空間。
艾哈代布油田的一次投產成功,標志著中國石油在伊拉克油氣合作取得了卓越成績,為保障國家能源供應和實現海外油氣業務規模、有效、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豐碩的成果總離不開艱辛的付出。這一成績的取得,得益于集團公司黨組的高度重視和正確決策;得益于集團公司甲乙方一體化整體優勢的發揮,“油公 司+技術服務+工程建設”的一體化運作模式;得益于我們有一個技術、作風過硬,團結、務實、敬業的集體,有一支具有高度責任感、使命感和奉獻精神的員工隊 伍。
2009年10月25日上午,巴格達辦事處所在酒店的大門口外被汽車炸彈襲擊,辦公室受到嚴重損壞。但廣大參建員工專心工作,義無反顧,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以行動實踐了新時期海外石油人為油奉獻、為國爭光的時代精神。
中國駐伊拉克大使常毅說,當前伊拉克政府工作的重點是開展經濟重建,其中推進油田開發是重中之重。我祝愿艾哈代布油田項目建設者們進一步發揚和 傳承愛國主義精神、艱苦創業精神、科學求實精神和開拓奉獻精神,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發揮整體實力,爭取更大成績,為國家能源發展的新突破,為加強中伊兩國 互惠互利的雙邊友好合作做出新貢獻!
艾哈代布,一個充滿希望、生機盎然的“綠洲”。在伊拉克戰后重建的期待中,“她”率先讓伊拉克人民看到了經濟復蘇和石油工業發展的希望,搭起了中伊兩國人民友誼的橋梁。
艾哈代布油田的確很美。這是2000多名中國石油建設者團結拼搏、不畏艱難、勇于奉獻,創造了艾哈代布油田氣勢磅礴的美!
相關鏈接:
■由于聯合國對伊拉克的制裁,以及2003年發生的伊拉克戰爭等方面原因,使中伊合作開發艾哈代布油田協議的執行長期擱淺。2007年3月,中伊雙方正式啟動艾哈代布油田恢復合同談判工作,談判小組多次趕赴巴格達,與伊拉克政府進行了7輪、為期一年半的 艱苦談判。經過12年堅持不懈的努力,終于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艾哈代布項目的“三大一統一”工作方案:一是搭建起伊拉克政府、艾哈代布項目和各參建單位一體化的安保防恐體系,做到信息暢通、預警及時、防范有力、應急有序。
二是密切甲乙方關系,建立規范高效的后勤服務體系。參建單位進駐營地之前,艾哈代布項目就把辦公、住宿、作業等后勤設施全部準備到位。
三是與石油警察、伙伴公司和社區營造良好的合作關系,使當地警察成為項目安保防恐的主要力量,使周邊社區居民成為反恐防恐的基本力量,營造了良好的社會大環境。
四是建立統一協調管理的運作機制,實現在招投標、工程服務、對外事務上的基本統一,促進了項目高效快速安全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