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金東淑)石油期貨是全球最大的商品期貨品種,國家《東北地區振興規劃》明確提出,要“依托大連商品交易所,大力發展期貨貿易,建設亞洲重要的期貨交易中心”。 政協委員曲立峰建議,在大連商品交易所上市石油期貨,有利于增強我國在國際石油市場的定價話語權,有利于保障我
國的能源安全。
背景
1993年始我國成為石油凈進口國,目前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費國和第三大原油進口國,2006年原油表觀消費量3.23億噸,進口量 1.45億噸;預計到2020年消費量將增至4.5億噸至6.2億噸,其中約60%需要進口。但長期以來,我國在國際原油定價機制中始終沒有話語權。在國際市場上,原油定價體系分別被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和英國倫敦洲際交易所所壟斷。
上市好處
在大連商品交易所上市石油期貨,將對我市經濟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并有利于國內期貨市場的科學布局和長遠發展。在大連上市石油期貨,將極大地提高大連作為全國大宗商品定價中心的地位,大連石油價格將成為全球每日最為關注和廣泛傳播的價格信息之一;大連期貨市場吸引的全國甚至全球投資者的資金將會由目前的日均60億元增至數百億元,進一步加快大連區域性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石油期貨在大連商品交易所交易,將吸引中石油、中石化以及國際大型石油巨頭加大對我市的投入,使東北資源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和經濟優勢,有力推進石化工業這一我市最重要的支柱產業的發展,促進東北地區的全面振興。
上市優勢
在大連發展石油期貨市場,具有現貨市場基礎完善、各方面條件更為成熟的優勢。由于上市石油期貨事關交易所的長遠發展,并將對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和石化工業發展產生巨大的帶動作用,近年來上海和香港都一直在全力爭取這一品種。上海市政府依靠上海作為主要消費區的優勢,采取發展現貨市場、鼓勵新產品開發的策略,推動建立了上海石油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衍生品開發與數據處理中心,向國務院多次建議開展石油類期貨品種交易,并于2004年成功推動了燃料油期貨的上市交易。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2006年5月公開提出要在香港研究發展商品期貨市場,并將石油期貨作為重點品種,結合落實CEPA協議,多次向中國證監會和國家有關機構提出相關建議與方案。但我們認為,大連的優勢更加突出:東北和渤海灣地區是我國石油主產區,在全國十大油田中,有6個集中在這一地區,總產量占全國的60%以上,最近新發現的地質儲量規模達10.2億噸的冀東南堡油田也在這一地區。該地區原油儲存、加工和運輸設施良好,石化基礎工業發達,2006年石化工產值7,931億元,占全國的35,87%。大連作為我國石油戰略儲備基地之一,擁有三大油品中轉港口設施群和大連石化、西太平洋石化等大型石油加工企業,目前已建和在建的原油和成品油倉儲設施規模超過1,200萬噸,是我國重要的石油及成品油加工和集散地。目前,我所已將能源、化工產品作為期貨品種建設的一個重點,并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2007年7月31日成功上市了聚乙烯期貨,并正在抓緊相關后續產品的規劃研究工作。石油是國家戰略資源,是能源安全的核心。上市石油期貨的決策重大,已超出證監會的權限。爭取上市石油期貨工作,也遠遠超出了交易所的協調能力范圍,僅靠交易所的力量是難以做到的。為在爭取這一戰略性品種工作中保持主動,使大連在上市石油期貨中處于優勢地位,建議舉全市之力,促成由省市有關領導負責的專門小組推進此項工作,積極主動與國務院和有關機構加強溝協調,為推動石油期貨在大連商品交易所上市做好更加充分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