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下地層反射回來的地震波能夠反映地下潛在油氣藏的情況。當地震波發生反射時,其振幅發生改變,這些變化能夠揭示地下地層的重要信息。地震振幅反演就是利用反射波振幅信息,經過井數據標定,提取能與孔隙度、巖性、流體飽和度及地質力學參數相關的詳細地層信息。
三維地震勘探是最常用的確定地下潛在勘探目標的方法。利用三維地震勘探進行大規模地下
地質構造探測,有助于油氣公司繪制地下構造圖并選擇有利
鉆井井位。
一直以來,地震資料主要用于確定反射層的幾何形狀及深度。主要是因為地震波在遇到聲波屬性不同的地層界面時會發生反射。然而,地震反射資料包含的信息遠遠超出反射體所在位置的信息,因為每一次反射都會使反射回來的地震波振幅發生改變。發生在反射界面處的屬性表現為聲阻抗差,聲阻抗是波速與密度之積。地震反射振幅信息可被用來逆向推導或反演界面兩側物質的相對聲阻抗。通過互相關基于地震數據推導的屬性值和
測井數據,解釋人員能夠將井筒信息外推到整個反射體。該過程稱為
儲層描述
地震反演。通過地震反演,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井間地層的屬性。
本文闡述了地震反演的技術方法,并介紹了油氣公司利用地震反演技術降低
油氣勘探、開發和生產過程中風險的實例。本文在介紹了地震反演技術的用途之后,對從簡單到復雜的反演類型進行了介紹。通過墨西哥、埃及、澳大利亞和北海等地區的實例,說明地震反演技術在精細調整鉆井井位、描述復雜油氣藏特征、確定含水飽和度、改善油藏模擬以及更好地了解地質力學特性等方面的應用。
地震反演概述
油氣
勘探開發行業的許多測量結果在一定程度上都依賴于反演進行資料解釋。究其原因相當簡單,對于許多測量資料解釋問題,沒有一個可將多種測量結果,如噪聲、損失及其他誤差等,關聯起來的公式能獲得唯一答案。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求助于反演這一數學方法,先估算一個結果,然后對照我們的觀測數據檢查反演結果,并進行適當修正,最終得到合理答案。

正如其名稱所表示,反演可以理解為正演模擬(有時被簡稱為模擬)的逆向過程。在本文中,正演模擬從建立地層模型開始,然后通過數學方法基于該模型模擬某個物理實驗或過程如電磁、聲波、核反應、化學或光學實驗或過程,最后輸出模擬響應。如果模型及假設條件都很精確,模擬響應就比較接近真實數據。反演是以上過程的逆過程:即根據實際測量的數據,逆向推導物理實驗過程,最后建立地層模型。如果反演過程正確,所建立的模型就比較接近真實模型。
反演技術在勘探開發許多學科中都有應用,并廣泛應用于各種規模、級別的復雜實驗過程:
● 根據感應測井數據計算井筒流體侵入剖面;
● 利用超聲波測井評估水泥膠結質量(請參見“確保實現長期層間封隔” 第18頁);
● 從多種測井結果提取地層巖性和流體飽和度數據;
● 根據生產測井資料解釋油氣水體積
● 根據瞬時壓力資料預測儲層滲透率及其范圍(請參見“智能井技術在地下儲氣庫中的應用”,第4頁);
● 根據井間電磁測量繪制流體前沿;
● 綜合電磁和地震測量數據,精細描述鹽下沉積特征[1]。
勘探開發地震專家利用不同反演類型,如速度反演和振幅反演,解決各種特殊問題。第一種反演類型,即速度反演,有時也稱為旅行時反演,主要用于深度成像。采用大間距地震道建立速度-深度模型,擬合地震波的波至時間。這是一個相對粗略的速度-深度模型,在深度上可延伸數千米,在長度和寬度上可覆蓋數十萬米。基于該模型進行資料處理,如偏移、疊加,生成許多讀者都很熟悉的地震剖面。
地震解釋人員根據地震剖面確定地下反射層的形狀和深度。
更多內容,參見資料頻道slb
cippe.net/down/1/24768.htm">油田觀察20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