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俊貴:大力提升裝備制造業 促進產業升級

    [加入收藏][字號: ] [時間:2010-03-30  來源:全球石油網  關注度:0]
    摘要:大力提升裝備制造業 促進石油和化學工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趙俊貴   同志們:   大家好!很高興參加今天的會議,和大家一起分享發展石油和化工裝備工業的知識和經驗。受會議的邀請,我就發展...
    大力提升裝備制造業 促進石油和化學工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趙俊貴

      同志們:
      大家好!很高興參加今天的會議,和大家一起分享發展石油和化工裝備工業的知識和經驗。受會議的邀請,我就發展石油和化工裝備制造業,促進石化行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談一些個人看法,謹供大家參考。

      一、 加快裝備制造業發展是推動石油和化學工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重要途徑. 

      石油和化工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2010年,石油和化學工業總產值達到6.63萬億元(其中石油和化工專用設備制造業嚴值為1677億元),占全國工業嚴值的13.2%。石油和化學工業資源資金技術密集,嚴業關聯度高,經濟總量大,對促進相關產業升級和拉動經濟增長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石油和化學工業經濟總量已居世界前列。合成氨、化肥、純堿、燒堿、電石、硫酸、合成纖維、染料、輪胎等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煉油、乙烯、合成樹脂、合成橡膠等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二位,行業整體技術和裝備水平明顯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在促進國民經濟快速增長、保障社會需求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長期快速發展過程中,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所積累的結構性矛盾也很突出,主要表現在: 

      一是石油和化工低端產品產能過剩,高端專用化學品和化工新材料等大量依賴進口。我國石化產品結構性矛盾集中表現在有機精細化工嚴品和高檔新嚴品比重低,高消耗、粗加工、低附加值產品比重偏高,總產值65%以上是由石油和天然氣開采、精煉石油、基礎化學原料和肥料制造等初級加工產品構成。由于新產品、新技術開發不足,我國出口的一些石油和化工原料產品國外經過進一步加工,變成專用、精細化學品又高價返銷國內。因此,不加快結構調整,不嚴格控制低端產品盲目擴張和重復建設,不大力提高產品的專用化和精細化率,就難以推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提升產業的競爭能力和整體水平。

      二是企業規模小、數量多、布局不合理,造成我國石油和化工產業競爭力不強。我國煉油、化肥、農藥、甲醇、電石、氯堿、純堿等行業的企業數量都多達數百家甚至上千家,產能總和位居世界前列,但企業平均規模卻遠低于世界先進水平。石化企業的產業集中度和世界石化工業的規模化、集約化、一體化、園區化的發展模式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煉化一體化和區域資源優化配置程度低,集約化、規模化效應尚未充分發揮,大型石化產業園區和集群尚未完全形成。目前全國122家煉油企業平均規模250萬噸左右,遠低于世界553萬噸的平均規模,化肥裝置平均規模不足10萬噸(折純),相當于國際平均水平40%左右。部分資源型產品生產遠離原料產地,而一些污染排放量較大的企業又集中在環境容量較小的地區。 

      三是單位產值能源、原材料消耗比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資源壓力越來越大石油和化工是資源能源消耗量大的嚴業,煤炭、石油、天然氣既是行業發展所必需的能源,又是生產不可或缺的原料。2008年全行業能源消費量折標煤4.3億噸,占全國消費總量的15,1%,位居工業領域前列。目前,石化產業資源能源對外依存度較高,原油進口已經超過50% ,氯化鉀超過50%,天然橡膠超過75 % ,硫磺高達90%。合成氮、燒堿、電石和黃磷是化工行業的重點耗能產品,其能耗水平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合成氨單位嚴品耗能量平均多14%-23%,燒堿多8%-18%,電石多15%-21,黃磷多6%。國內資源能源的現狀已無法承載合成氨、化肥、純堿、燒堿、電石等高載能產業的無序擴張。
     
      四是廢棄物排放量較高,環境對行業發展的制約越來越突出、目前,石化產業的廢水、廢氣、廢固等污染物排放,在全國工業領域分別居第1、第4和第5位,化學需氧量(COD)、氨氮化合物、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也居前列。企業排放不達標對部分地區的水體、土壤安全帶來隱患。減少行業生產經營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和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資源,是行業發展面臨的重大課題。石油和化工產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實施清潔生產,通過推進結構調整,淘汰落后產能,限制高消耗、高污染產品的發展,轉變粗放的發展理念和模式。這次國際金融危機之所以對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造成較大的沖擊,也凸現了行業結構不合理及發展方式轉變滯后帶來的問題。 

      五是國際競爭壓力增大,國外石化產品對國內市場沖擊趨強2009年,我國部分石化產品遭遇到來自國外嚴品較為嚴重的進口沖擊,其中,來自中東產品的沖擊不斷加大,海關數據顯示,2009年,沙特已成為我國第一大甲醇進口和第四大聚丙烯、第五大聚乙烯進口來源地。20相年,有關國際機構測算,中東地區伊朗、沙特等國將有總計超過500萬噸/年乙烯裂解裝置投產,2010年全球估計有900萬一1000萬噸/年的乙烯和乙烯衍生物產能將陸續投產,其中多為中東地區。中國作為當前全球需求增長最快的國家,勢必成為這些新增產能的首選目的地,而中東地區石化產品多以本地廉價乙烷為原料,競爭優勢非常明顯,我國石化產品主要以石腦油為原料,競爭不可避免。 

      上述種種情況表明,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已進入了以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為主要特征的新階段。這一階段主要特點應該是:一是產品結構高端化、精細化發展趨勢;二是企業組織結構規模化、集約化發展趨勢;三是裝置大型化、工藝路線高技術化發展趨勢;四是安全、環保、節能、低碳等高標準發展趨勢;五是市場越來越國際化發展趨勢。

      在推動產業升級的過程中,我們必須看到: 

      一是裝備制造業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從經濟發展階段看,從現在到今后一個較長的時間之內,我國仍將處在工業化、城鎮化發展的重要階段,石化產品的國內需求仍將處于增長期,油品、化肥、農藥、合成材料等主要產品的剛性需求仍將長期存在,高端石化產品市場潛力巨大,都將為石油和化工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也將為石油和化工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提供新的機會。 

      二是裝備制造業是石油和化學工業產業升級的技術載體。實現嚴業升級的決定性因素是加速技術進步,而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的重要突破口就是要開發先進技術裝備。因為整個行業的技術進步需要先進的裝備制造業來引領,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需要先進的裝備制造業來支撐,企業的節能降耗需要先進的裝備制造業來保障。可以說,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能否在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中實現由大變強,關鍵之一就在于與之配套發展的裝備制造業的進步與振興因此,我們必須把裝備制造業作為推動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由大變強的關鍵性嚴業,重點扶持,大力發展。

      三是裝備制造業實現石油和化學工業科學和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眾所周知,石油和化學工業中除石油和化學礦開采業外,主要是通過在化工容器中高溫高壓、以及閃蒸、分餾等連續工序對物料進行化合、化分來生產所需要的化學品裝置的技術水平,對有效提高能源和資源的利用效率其有決定性意義。改革開放以來,通過不斷地探索和實踐,我們掌握了灘海和中深海油氣勘探開發技術和復雜條件下的管道施工技術、千萬噸級煉油、百萬噸乙烯、大型粉煤制合成氨等大型裝置的成套技術,極大地改變了石油和化學工業的面貌,形成了較完備的行業裝備制造體系,為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跨越式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但我們必須看到,全行業目前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裝備僅占三分之一左右,國產裝備的國內市場滿足率不到60%,在重大技術裝備領域這一比率更低。行業高端制造設備和技術大都依靠進口,特別是高新技術裝備、微細加工設備幾乎全部依靠進口,裝備中技術含量高的相關配套產品也大量依靠國外供給,這已成為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轉型升級的主要“瓶頸”之一。 

      行業裝備設備企業總體小而散,與之相對應的是一般水平、通用化的產品多,高附加值、高技術、優質、個性化的產品少,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名牌產品更少,大部分企業不能為用戶提供系統化的成套服務,還不適應產業升級發展的需要。裝備制造業不振興。高端制造設備和技術受制于人。制造業規模再大,也很難進入制造業強國行列。

      二、加快裝備制造業的發展,為石油和化工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提供物質技術保障 

      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石化工業的挑戰,去年以來國家連續出臺了《石化產業調整振興規劃》、《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規劃》,2010年元旦前夕,工信部等四部委又聯合發布了《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創新指導目錄》,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在充分征求行業企業、專業協會意見的基礎上也發布了《石油和化學工業產業調整指導意見》和《石油和化學工業支撐技術指導意見》,一系列支持行業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已經出臺或將要出臺。加快石油和化工裝備制造業的發展,當前應著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以重點工程和重大項目為依托,全面提高國嚴化水平。要以落實《石化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和《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規劃》目標為重點,以重大石油化工工程項目為依托,以千萬噸級煉油、百萬噸級乙烯、精對苯二甲酸(戶丁A)、大型化肥、大型煤化工等成套設備為重點,抓緊研制大型裂解爐、大型粉煤氣化爐、大型容積式壓縮機組、關鍵泵閥、反應熱交換器、大型擠壓造粒機、大型空分設備、低溫泵等關鍵大型裝備和折流式超重力旋轉床、新型換熱器、新型過濾機等關鍵單元設備。突出重點,盡快提升行業裝備的核心技術水平。

     二是要堅決淘汰能耗高、效率低落后設備和裝置。認真貫徹《高耗能落后機電設備(產品)淘汰目錄》的規定精神,盡快淘汰那些效率低、消耗高、設計結構不合理、技術性能差的落后設備,加快替代產品的研制和生產。 

     三是要以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為突破口,全面提升裝備制造業的素質和水平。要有重點地研究開發重大技術裝備所需的關鍵共性制造技術、關鍵原材料及零部件,逐步提高裝備的自主制造比例。要提升大型鑄鍛件、基礎部件、加工輔具、特種原材料等配套產品的技術水平,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要加強行業技術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行業技術水平的提升離不開行業共性技術和公益性研究科技條件平臺的建設,在重點領域加快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建設,促進科技資源高效配置和綜合集成水平的提高,實現企業、院校、科研和工程設計等要素在戰略層面的有效結合。共同突破產業發展的瓶頸。

      四是推動完善支持企業自主創新的政策、體制和機制。比如通過政策引導,鼓勵企業提高研究開發費用,通過稅收優惠、財政貼息、風險投資等方式調動社會資本科技投入的積極性,逐步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多層次、多元化的科技創新投融資機制。同時鼓勵大型石油和化工企業充分利用資本市場所帶來的便利條件,積極對化工裝備企業進行重組,打造資本集團化、技術集成化、管理一體化、市場國際化的特大型石化及其裝備制造業一體化企業,全面提高我國化工裝備制造業的國際競爭能力。

      五是重視人才培養,打造高素質科技人才隊伍。要重視科技領軍人才、中青年科技人才和專業技能人才等各類人才的培養,要創造具有吸引力的政策環境和工作環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倡導建立科技人才的激勵機制,培養和吸引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到科研、生產第一線,打造一支高素質的行業科技人才隊伍,為科技創新提供人才保障。

              您的分享是我們前進最大的動力,謝謝!
    關于我們 | 會員服務 | 電子樣本 | 郵件營銷 | 網站地圖 | 誠聘英才 | 意見反饋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網 版權所有
    京ICP證120803號 京ICP備05086866號-8 京公網安備110105018350
    精品四虎免费观看国产高清午夜|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国产精品| 亚洲日本久久久午夜精品|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斩 | d动漫精品专区久久|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观频| 女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沙发午睡系列| 亚洲最大天堂无码精品区| 97热久久免费频精品99| 精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热精品波多野结衣AV| 久久久午夜精品理论片| 久久精品99视频| 久久精品一品道久久精品9| 国产精品色内内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三上悠亚国产精品一区| 成人伊人精品色XXXX视频|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123区|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午夜精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麻豆|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韩日美无码精品无码|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普通话对白精品| 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免费直播| 国产精品自产拍高潮在线观看| 国产偷窥熟女高潮精品视频|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国产| 国产精品男男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国产成人vr精品a视频| 亚洲av无码精品网站| 久久一本精品久久精品66|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99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免费一级视频| 国产精品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