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式太陽能熱發電站
2010年7月1日,亞洲首座塔式太陽能熱發電站在北京延慶緊張興建。該電站由中科院、皇明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和華電集團聯合開發建設,總投資1.2億元,是中國首個自主知識產權高溫熱發電項目,也是亞洲第一座塔式太陽能熱發電站。目前,電站鏡場已進入調試階段,年底可實現并網發電。
該電站采用“光-熱-電”發電方式,發電設施約200畝。白天,成千上萬的定日鏡把太陽光反射到百米太陽塔頂吸熱器,形成800℃以上的高溫,傳熱介質自塔底向上流過吸熱器將熱量帶走,產生500℃以上的蒸汽推動蒸汽輪機發電,塔底的儲熱系統用來存儲多余的熱量,以便在夜間或陰天、多云天氣時供熱發電。電站運行后,年發電量達270萬度,相當于1100余噸標準煤產生的電量,可減排二氧化碳2300余噸、二氧化硫21噸、氮氧化合物35噸。
據悉,北京延慶八達嶺興建的亞洲第一座塔式太陽能熱發電站,是中科院太陽能熱發電技術及系統示范項目,是國家科技部“十一五”863重點項目,于2006年立項、2008年獲得發改委批準,主要目標是研究太陽能塔式熱發電關鍵技術,建立太陽能熱發電實驗系統和實驗平臺,探索高效能、大規模、低成本商業化電站的技術途徑,為我國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的研究和發展奠定基礎。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李鑫介紹,北京八達嶺熱發電站擬定招標時,由于延慶多風,鏡場定日鏡聚光很難掌握,國際僅有的幾家大企業無人投標,但山東皇明太陽能公司突破了這些難題,其獨家研制的部分核心技術超過當今國際水平。
據了解,太陽能光熱發電最大的優勢就是清潔與低成本,規模越大,成本越低。日前,美國能源部已制定出將太陽能熱發電成本由目前的平均14美分/千瓦時下降到2015年的8-10美分/千瓦時的目標。隨著我國太陽能光熱發電技術的不斷成熟,預計2015年光熱發電上網電價可達1.4-1.6元/千瓦時, 2020年可達到0.6-0.8元/千瓦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