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領域占大頭
《中國投資》:核電相關研發中心占了比較大的比例,這是否與我國當下積極發展核電的大背景有關?我國核電的關鍵技術與裝備的市場需求、發展水平情況如何?
李冶:核電研發中心設立較多,這個確實跟我們國家目前積極發展核電有關系。不只是我國積極發展核電,全世界都在積極發展核電,應該說我國核電的研發有一定的基礎,但是也存在很多的不足,起步雖不晚,但我們核電研發過去都是在軍工,真正把它作為民用核能技術,組織大規模的百萬千瓦級的核電機組開發,過去做的還是不夠的,這是第一。
第二,我們過去的核電研發主要是在基礎研究方面,如反應堆的基礎理論研究,但是,核電的裝備材料的屬性非常強,一個反應堆就是由一萬多噸各種大型的鑄鍛件、容器、設備組成的,光做理論研究是不夠的。
這方面我們和歐美發達國家有很大差距,全世界開發核電的有很多國家,但是全世界發展核電最好的,一個是美國,一個是法國,為什么他們發展最好,關鍵是美國有個GE公司和西屋公司,法國有個法馬通公司,他們能夠提供成套的核電技術裝備。
所以,第一批圍繞著核電的關鍵技術和設備設立了三、四個研發中心。第二批就更深一步了,有核燃料方面的研發中心,有核電建設關鍵技術的研發中心,還有核電在運行乃至運行之后延壽方面的研發中心,更深入、面更廣。
《中國投資》:我國近年來風電開發發展迅速,目前已經發展到海上風電,從設立的海上風電研發中心來看,是否海上風電是我們未來重點發展的技術領域?我們發展風電技術的目標是什么?
李冶:海上風電是風電里一個比較高端的技術,差別在于海上地域比較廣,單機容量可以做大。在海上運行要比在陸上運行條件苛刻的多,要抗擊臺風、浪涌、鹽霧腐蝕等。海上風電能做好,那么陸地風電就能做好,這也就是為什么要設立海上風電研發中心的原因。
我們希望我國的風電技術裝備引領世界,因為中國將來肯定是世界上最大的風電市場,風電技術應用最多,風能資源也比較豐富,2020年要達到1.5億千瓦裝機容量的目標,我們現在已經投運的容量世界第三,吊裝的容量是世界第二,年度新增的容量是世界第一,但是我估計用不了一、兩年總裝機容量世界第一肯定就能實現了。這幾年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我們現在在世界風機十強中已經占了三個了,分別排在三、五、七,我感覺中國趕上、達到甚至超過世界先進水平指日可待。
所以設立風電研發中心的目的就是把我國的風電技術在引進消化的基礎上實施再創新,取得自主的知識產權,利用制造業門類比較齊全的優勢,使我們風電設備在世界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既滿足我國的需求,同時也要占領世界市場。
應該說現在已經看到曙光了,我們依托華銳風電建立的海上研發中心可以說是目前我了解到的世界上最大的風機研發中心,單機試驗能量可達到15兆瓦了。已經投運了3兆瓦,即將開發出5兆瓦,正在研發的有8-10兆瓦,我們遠景目標甚至瞄準在15兆瓦以上,我相信年底我們5兆瓦能夠下線,明年我們更高的容量等級就能出來——當然這不是容量的大競賽(不是容量越大就越好,但是容量增大對各個方面要求就更高了),風機關鍵的還是要可靠,所以我們研發中心不是單指研發風機的本體而是包括風電的很多核心技術如變頻、葉片、并網技術等等,風電研發中心是“系列”的,海上風電研發中心、風電并網研發中心、風電葉片研發發中心,第二批還有風力發電機研發中心、風電并網接入設備研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