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建設現代能源產業體系,兩大約束、三大矛盾、四大難題。首先要解決資源和環境約束的問題。三大矛盾是整個經濟發展和節能減排的矛盾,實際上也是講我們當代人和后代人的矛盾。擴展到國際上來講,就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矛盾。這個矛盾的原因就是,我們國家整體來說處在能源工業化階段,你集中減排從方向上實際上跟它是不一致的。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們用彈性系數小于一的情況下實現經濟快速發展,本身也創造了世界工業化的奇跡。發揮比較優勢和改善能源結構的矛盾。這是市場選擇和政府干預的矛盾。發揮比較優勢,我們的比較優勢就是煤炭,煤炭技術成本門檻比較低,這是資源優勢決定的。第三個矛盾和保證需求和能源安全的矛盾。我們整個經濟快速發展,對油氣,對煤炭,對其他能源需求很大,我們自己不能保證,就需要進口。一旦進口以后,對進口的消費過多就形成了安全生產問題。這是我們需要解決的三大矛盾。
四大難題,一個是改進能效的難題。能效改進無外乎三個因素,技術因素、體制因素、經濟因素,能效的改進,實際上是有邊界的,不可能無限制提高的,應該說它具有邊際收益和遞減的規則,這是一個難題。“十一五”我們千方百計減了20%,“十二五”不可能達到20%的目標,這是一個難題。第二個難題是消納新能源的問題,因為我們說新能源的發展是存在一個矛盾的,你是新能源發展將替代化石能源。現在整個市場,技術或者參數都是適合于傳統化石能源的,這樣有一個融合的問題,這個難題也需要解決,不僅僅是技術問題,也有技術部門之間的利益問題。三是能源運輸的難題,區域之間的協調,能源發展方式的選擇,部門之間的協調。四是能源價格改革的難題。我們現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能源,為什么能源價格改革遲遲不能推動,除了煤炭原煤價格以外,其他能源價格都處在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過渡的階段,每次能源價格改革遲遲下不了決心,總是有各種因素干擾它。
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形成了不同利益的主體,現在價格改正已經很難實現,不同的目標、不同的利益主體,使我們能源價格改革步履艱難。
現在能源發展最主要的問題是能源價格問題,實現促進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發展,結構調整影響是非常廣大的。在“十二五”期間,我們應該以能源價格改革為重點,促進能源發展體系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