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在今年年初的集團公司工作會議上,蔣潔敏總經理與80名所屬企業負責人共同在安全環保責任書上簽字。
安全環保責任書明確了責任對象、責任目標、事故控制指標和安全懲罰等內容,明確規定,安全環保工作直接與領導業績考核掛鉤,與所在單位工資總額掛鉤。一紙看似簡單的責任書的簽訂,卻標志著集團公司從體制和機制上著手查找安全環保工作所面臨的深層次問題。
如今責任書簽訂已過7個多月時間,安全環保責任是否實實在在地落實到每家企業、每位員工?壓力傳遞到了哪一層面?從領導干部到一線員工,工作動力是否增強?記者8月下旬在青海油田進行的調查給出了答案。
青海油田主要工作區位于柴達木盆地,盆地面積25萬平方千米,海拔高度2800至3400米左右,氣候干燥,高寒缺氧,自然條件比較艱苦。油田點多、線長、面廣,生產作業區離生活住宅區最短里程都在300公里以上,交通安全無疑成為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采訪期間,記者必須要搭乘汽車,因此對青海油田安全環保責任制落實情況的調查也就從車輛安全入手。
責任制也體現人性化和科學化
采訪途中,記者留心觀察小車隊司機雷衛東的一舉一動。當車駛入西北寬闊的高速公路時,車少路寬,一路行駛,記者看到別的車輛飛馳而過,而所乘車輛時速表指針卻始終沒有超過110公里,路上凡是青海油田的內部車輛也沒有見到有強超、強會、高速行駛的。甚至在視野十分開闊,路面條件較好的情況下也沒有見到司機有絲毫加速的跡象。坐在一旁的我不解地問:“師傅,為什么不開快一點?”雷師傅回答:“我們車隊有明確規定,正常行駛,所有車輛時速一律不允許超過120公里,而且每輛車都安裝有GPS監控系統,車輛的行駛速度、路線、時間等數據每時每刻都被真實記錄,我們與車隊都簽訂了安全責任書,一旦違章超速,不但要被追究相應的責任,而且會受到嚴厲的處罰。”
車輛安全管理真的是這樣嚴格細致嗎?8月22日,記者來到青海油田機關小車隊,在車隊安全教育室,看到車隊隊長與各小隊負責人今年初簽訂的安全環保節能責任書以及各小隊隊長與每位駕駛員簽訂的安全生產指標責任書被整齊擺放。一張安全生產違章通知單引起記者的興趣。通知單記載如下:二分隊司機潘海均同志,于2007年6月26日,經車隊車輛GPS監控系統安全監督檢查,16時28分時速為123.95公里/小時,存在超速行駛的違章行為,根據青海油田公司安全生產違章管理辦法等制度的規定,現對違章人批評教育并進行處理。處理結果是,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做好各類應急事件的處理。
這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后經了解才知道事情原委。當天,潘師傅駕駛車輛路過鹽16井施工現場,車行至大下坡時,迎面駛來的該油田建安公司30噸吊車司機停下車來攔車,說有危重病人急需送往醫院搶救治療,司機潘海均沒有遲疑,載著病人一路加速行駛,第一時間將其送達醫院,為挽救病人生命贏得了極其寶貴的時間。事后被救病人專門寫表揚信到車隊致謝。車隊領導根據事發實際情況對潘師傅的違章行為免予處罰,并在車隊例行安全會上對類似的緊急情況處理辦法進行了系統總結和分析,形成新的應急預案。這樣人性化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細致入微的事后總結與分析,不但讓當事人、被救人都能接受,而且車隊所有司機以后再遇到類似情況也有了明確的處理程序。
有駕車經驗的人都知道,快速超車是避免與迎面而來車輛發生車禍的有效途徑之一,那么時速不允許超過120公里/小時,快了違章,慢了有可能會釀成交通事故,作為駕駛員該怎么辦?不要緊,青海油田小車隊還有一條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就是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兩分鐘內超車時速不超過140公里/小時將不被視為違章,這樣就確保了駕駛員在實際行車中的安全。
責任制的落實人人是主角
簽訂一份責任書就需要承擔一份責任,因為責任書里對責任的劃分和追究有明確的規定,簽字的同時,責任的履行和追究也就同時生效。
在落實安全生產責任主體方面,青海油田對所有工程服務項目都要求施工方與承包方簽訂安全生產合同。各級領導干部對安全生產工作也要定期述職,并對其定點聯系的安全生產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嚴格考核。
上半年,青海油田外派26人次分別參加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集團公司組織的安全管理和資格培訓,先后組織100多名安全管理人員聽取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培訓課程。目前已有721名特種作業人員,包括鍋爐、壓力容器、承壓焊接、電工、登高、起重、安全閥維修、水處理作業等特種工種操作人員已分期完成換證、取證培訓工作,特種作業上崗率達到100%。
青海油田還進一步細化領導干部安全聯系點安全生產工作制度和領導干部定點聯系關鍵裝置和要害部位安全生產工作一覽表。從實施的情況來看,所有安全聯系人都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定期或不定期到聯系點開展工作,到位率均達到100%。
今年,青海油田加大投入重點治理“三高”油氣井、煉油化工裝置、油氣長輸管道、油氣生產作業安全隱患等,并認真開展安全現狀評價、隱患識別、排查和核實。上半年已檢驗壓力容器74臺,鍋爐61臺,加熱爐72臺,工業油氣壓力管道已檢驗6000米。
責任書的簽訂,變化就在我身邊
在青海油田機械廠采訪時,記者了解到今年年初全廠561位職工不但簽訂了安全環保責任書,而且還簽訂了安全環保承諾書。“責任”一詞的分量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如此貼近每一位普普通通的一線員工。
走到機械加工車間門口,“責任是你成功支點,勤奮是你價值體現”的橫幅標語格外醒目。雖然廠房正在進行改造擴建,可車間里加工物料堆放整齊,各類機械加工設備清潔明亮,員工著裝統一,在車床和刨床前操作的員工均戴著護目鏡。針對女工頭發長的實際情況,車間還從安全帽生產廠家特地為女工定制了專用安全帽。
在制造班,班長王建弘正帶領幾名員工更換機床前操作工的絕緣安全踏板,并組織全班人員清理各類工具箱,將車刀刀具、零配件、加工模具等分類統一擺放,統一使用。規范化的管理帶來的是規范化的操作。王班長對記者說:“以前班里的加工機床電源線都是明線,遇下雨天,容易出現電線打火短路等現象,現在廠房和生產設備經過集中改造和維修,都達到了相應的安全標準,員工們的工作環境明顯改善,工作時的心情也與以前大不一樣。”
壓力容器車間鉚工陳利鵬在當初簽訂安全環保責任書時對此做法并不是很認同,他認為這只不過是一種形式,沒有多大實際意義,因此也一直持有消極和抵觸情緒,可周圍每天發生的變化使他改變了看法,現在他已是全車間安全環保責任制的積極踐行者和擁護者。陳利鵬說:“簽訂責任書后,看到車間的領導和同事們對安全的重視是實實在在的,車間工作環境一步步在改善,以前,設備陳舊落后,操作滾板機容易傷殘手臂;不是專職電工,隨便接電源線啟動設備;看到別人在違章也置之不理。現在完全不一樣了,滾板機是全觸摸屏操作;工時再緊也是一人操作一臺設備;每臺設備都安裝了專用電源箱,有專業電工維護電源設備;身旁一旦有人違章,安全員就會及時提出警告,同事就會馬上制止,因為一人的違章將牽扯到所有與其一塊進行操作的人和所有的安全負責人,團結協作、互相關心、相互監督已成為每一位當班員工共同的責任。”
責任書簽訂之后看變化,青海油田安全環保工作讓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