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如鳳凰涅磐般的重生,中國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航油”,CAO)終于準備恢復當初因公司出現巨額虧損而停止的其他油品和化工品貿易。
本報記者昨日獲悉,中航油剛剛確定了持續發展和擴展現有業務的戰略,并將逐步開展適度規模的其他油品和化工產品的貿易,不過,該公司不會從事投機性的期權交易。據中航油董事長林日波介紹,新戰略將配合目前由航油采購獲取收入的業務模式。中航油將適當承擔一些可控的風險,以實現公司的增長目標。
據悉,在2006年3月完成重組后,中航油董事會決定,中航油應定位為領先的國際石油貿易公司,而與其相關的三塊核心業務將是:航油供應;相關油品的國際貿易;以及投資具有協同效益的相關資產來加強上述兩項業務。
其中,無論在重組前或重組后,航油采購一直都是該公司的支柱業務。中航油目前滿足90%以上的中國航油進口需求。此外,自2004年11月30日宣布因從事投機性的衍生合同交易而蒙受巨額虧損后,中航油中止了其他油品和衍生商品的交易。但最近,中航油董事會批準了公司戰略,制定了建立包括供應、貿易和油品相關實業投資互相協同的業務組合的計劃。根據這項戰略,中航油將把目前的航油采購模式轉變為航油供應優化模式,并開展貿易業務,以最終實現公司競爭優勢的商業價值。
為使產品和地區多元化,中航油將逐步開展適度規模的其他油品和化工產品的貿易,此舉將作為執行戰略規劃的一部分。中航油將采用貿易配合供應的業務模式,并將設法獲取具有協同效益的油品相關實業投資,以配合其航油供應和其他相關油品貿易業務,例如倉儲和物流基礎設施資產。
但中航油同時宣稱,不會從事投機性的期權交易。為了準備開展貿易,中航油的董事會和管理層在過去一年已確認了與此業務相關的風險并已采取措施評估、降低和控制了這些風險。目前,中航油董事會的下設委員會之一——風險管理委員會已設定和批準了明確的貿易限額,以確保風險承受力與公司的財務資源和貿易能力相匹配。
“在開展貿易活動之前,董事會及其風險管理委員會已進行了徹底的審核,以確保足夠的公司治理和風險控制程序已到位,且董事會和管理層完全理解所涉及的風險。我們將謹慎并務實的在我們的能力和資源內發展這項業務。”中航油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張振啟說。
作為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掛牌的上市公司,中航油是向中國民航業進口航油的主要供應商。2004年末,該公司因參與石油衍生品交易而出現5.5億美元左右的虧損,公司險些倒閉。此后,中航油母公司中航油集團與BP亞洲投資公司、淡馬錫的非直接全資子公司 ARANDA三方共同注資1.3億美元,幫助中航油成功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