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砂工藝經濟效益明顯
該整改流程簡單、操作,維護容易,崗位人員對改進后的流程非常認可。該設施在青海油田采油三廠七個泉作業區投運后,將原來的2個月清洗管線的周期延長到了6個月,而且原來清洗過程中,經常因為堵塞過于嚴重而無法清洗只能更換成新管線,發生費用包括舊管線拆除和新管線安裝等。
2009年~2010年共清洗管線11次,共計清洗¢114×4管線1870米,更換¢114×4管線1360米,因為更換管線而停輸26天。這種情況在新的工藝投運后也大為改觀,在半年期間只是更換了出口15米的管線。使得在一年管線清洗上的費用節約了50多萬元(包括管線維護的人工費用以及更換管材的費用)。而且也使得平穩運行的周期得到了延長。
四個儲罐分別在投入使用后的4個月進行了清理,清理出油泥沙厚15cm,清理費用5,000元左右。由于是集中清理并不影響生產的平穩運行。設備建成后,除砂率達到了90%以上,解決了困擾生產的一大難題。
七個泉油田含砂原油集輸工藝新方法的應用,使得對含砂原油集輸工藝有了新的認識和新的解決思路。但還存在以下問題:在青海油田高海拔地區,由于處于室外,儲罐的保溫工作難度大;處理不徹底,站內一次加熱原油加熱爐的維護周期得到了延長,即從原來的45天延長到了100天,還是不能徹底的清理原油中的砂成分;自動化程度不高,在投運正常穩定后,安裝了自動化液位計并將數據遠傳到值班室,降低了崗位人員的勞動強度。建議在以后的設計和現場建設中配合應用多種分離技術,相信會取得更好的效果,能更好的為油田生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