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會議的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表示,中國既是能源消費大國,也是能源生產大國。中國的能源主要靠國內供應,多年來能源自給率一直保持在90%左右。6月20日調整了成品油價格,這有利于增加國內成品油供給,保障市場供應,并促進石油資源節約。
石油大會難退油價高燒
6月22日緊急召開的“產油國及消費國部長級會議”雖然僅為期一天,但包括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和英國首相布朗在內的36個國家的政要以及20多個大石油公司的負責人出席了會議。
沙特表示,該國在2009年底前將原油日產量提高至1250萬桶,且長遠來看未來產油規模將達到目前的1.5倍左右,約達1500萬桶。針對目前的石油供應緊張問題,沙特將在現有的950萬桶原油日產量基礎上增至970萬桶。沙特愿繼續增加石油產量,以平抑油價。
當天,科威特表示,在市場需要的時候,科威特將毫不猶豫地增加產量。
此前,外界對此次會議的召開抱有極大期望,希望能解決目前石油出現的緊張問題。但會議期間,各方對油價上漲的原因未能達成共識,石油消費國和生產國存在嚴重分歧。一方面,石油消費大國認為,油價的高企是因為供需失衡導致的;另一方面,石油生產大國則認為,這應歸咎于市場投機行為。但是也有觀點指出,這是供需雙方應對油價高漲的一個積極信號,是石油生產國和消費國面對面來解決問題。
出席此次會議的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表示,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中國能源消費增長較快,但總體水平依然較低,人均能源消費水平只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4%,人均石油消費只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2,石油人均進口量只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7%。
油價提高影響多個行業
我國的能耗非常大,能源利用率低,節能潛力巨大。截至2007年底,中國石油年消耗量約為3.8億噸。面對不斷攀升的國際油價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必須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
有關專家指出,對于國內來說,受沙特舉動的影響幾乎很小。國內的油價跟國外有所不同,受宏觀調控的作用較大,目前處于追趕國際油價的過程當中。
在國際油價屢創新高之際,中國于日前大幅調整了零售汽油和柴油的價格,以控制國內石油需求。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6月19日宣布,自6月20日起將汽油、柴油價格每噸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價格每噸提高1500元。
以北京成品油市場為例,90號汽油由原來的每公升4.99元漲到每公升5.80元;93號汽油由原來的每公升5.34元漲到每公升6.20元;97號汽油由原來的5.68元漲到每公升6.60元;98號汽油由原來的每公升6.27元漲到每公升7.19元。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許昆林20日在做客新華網時表示,這次成品油價格調整幅度比較大,所以對相關行業的影響會比較大,對CPI會有一定的影響,但因為與居民消費密切相關的價格都不作調整,所以直接影響相對來說就會比較小,而間接影響會大一些。
油價的上漲必然會引發國內經濟的多米諾骨牌效應。由于成本的提升,受影響最大的首當其沖是交通運輸行業。比如,航空煤油價格每噸提高1500元,油價上調后,航空公司的年成本支出將因此增加上億元。冶金、輕工、石化、農業等相關產業均受到程度不同的影響。
雖然鋼鐵業受油價上升直接影響不大,但將抑制鋼鐵下游需求。一方面是汽車市場將因此受沖擊。今年以來,汽車原材料成本已經上升,再加上油價的進一步上漲,可能會影響一部分潛在消費者的購車意向;另一方面是,運輸費用提高將提供原料成本,同時間接提高了鋼材終端消費價格,壓制鋼鐵需求。
還有,油價上漲,以石油為能源、原材料的相關行業成本將大幅上升,尤其是化纖業,石油是重要的工業生產原料,油價上調將直接增加其生產成本。
正面作用大于負面作用
油價提高所帶來的影響滲入到了很多領域,但有專家認為,這一針對國際油價居高不下的措施,對物價上漲可能會產生壓力,總體而言,正面作用要遠大于負面作用。
業內人士指出,這次調價的幅度比較大,主要是為了解決倒掛的問題,因為我國原油消費近一半需要出口,成品油價格與國際原油價格嚴重倒掛,導致煉油企業虧損,部分地區成品油供應緊張。
此前,國家一直以財政補貼維持低油價,造成以全民為少數耗能大戶買單,這種狀況導致國內的石油消費高增長態勢一直難以扭轉。有報道說,當大排量SUV消費在國外因油價高而大幅下降時,國內的SUV銷量卻連續3年大幅度增長。如今,讓油價逐步回歸市場機制,讓資源價格真實地體現其寶貴價值,無疑可以“以價制量”,從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近幾年,我國經濟一直保持持續快速增長,但我國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并沒有從根本上轉變,經濟增長在相當大程度上仍然是依賴資源的高投入來實現的。一方面,經濟發展的資源瓶頸約束問題越來越突出;另一方面,資源利用效率偏低。目前,我國電力、鋼鐵、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輕工、紡織等8個行業主要產品單位能耗平均比國際先進水平高40%;鋼、水泥、紙板的單位產品綜合能耗比國際先進水平分別高21%、45%和12%。能源價格過低是造成企業粗放經營、浪費資源的重要原因。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發揮價格機制的調節作用。
同時,為了控制油價上調帶來的連鎖反應,國家發改委要求鐵路客運、城市公交、農村道路客運、出租車等行業和液化氣、天然氣不得提價,同時還出臺了一系列綜合配套措施,增加對農民、困難群體和受影響行業的補貼,各項補貼資金中央財政即日下撥各地。
有專家建議,必須警惕油價上漲引發的輸入型通貨膨脹。相關產業因油價上升抬高的生產成本向下游企業或最終消費者轉嫁出去,而轉嫁出去的部分則會增加居民的消費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