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大慶油田采油六廠的科研人員十分激動。原因是喇嘛甸油田北東塊一區薩三組油層聚合物驅產能建設方案順利通過了大慶油田公司審查,還因為優化設計,投資2.9億元的工程,節省投資1100余萬元,設計方案年節電750萬千瓦小時,年節氣108萬立方米。
這項工程,基建油水井355口,建成產能14.2萬噸。它囊括了油田建設的方方面面:建站、改造轉油站、配置站、注入站、污水處理站等等。為什么小小的優化設計,就能帶來如此的效益?采油六廠面對多種開發方式并存,系統優化難度進一步加大的困局,為地面工程系統確立了總體規劃目標,對工程的每個細節進行調控,做到“簡約而不簡單。”
油氣集輸系統復雜,六廠對已建計量站和新建油站進行科學的最佳組合,全面設計下來就少建了計量站9座,節約管道27千米。六廠步步深入優化,把調、轉、改、并、入所有手段全用上,硬是在新增355口新井的基礎上,沒有新建一座轉油站,沒有新建污水處理站。
全面優化后,六廠把目光放到應用新工藝、新技術上來。設計過后一“盤點”這些新技術的應用,節省了400余萬元,年節電90萬千瓦小時。節省投資不說,還節省了后期維護費用。注水系統先從泵開始,采用了前置喂水泵變頻調節,每注1立方米水平均單耗下降0.3千瓦小時;注入站采用一泵多井、橇裝模式后,改變了原來單泵單井的固定模式,既節約工程投資,又提高了設備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