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寶石機械公司發運線,就會看到一個繁忙的生產場景:來來往往的車輛,上下起吊的龍門吊,正在忙著裝卸貨物的員工……這是寶石機械儲運公司下屬的一個專運線,每年有上千輛的汽車和上千節車皮的貨物要從這里發運。52歲的喬金柱是儲運公司的生產調度,他主要負責公司所有產成品的發運組織協調及原材料外購件的配送協調等工作。
不厭其煩的“總管”
近年來,隨著寶石機械公司產品產量的快速增長,每天進、出的貨物量非常大。運進貨物的裝卸、擺放,運出產品的上站、車輛聯系,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要找喬金柱解決。除此之外,喬金柱還負責向寶石機械公司生產制造部提供信息、按照生產制造部的安排配送材料,生產上所需的材料庫房里有沒有,哪個產品的配件已到貨,他都必須了如指掌。熟悉喬金柱的人都說,他太辛苦了!為了工作,星期六、星期天他幾乎沒有休息過,每天下班也都在7點鐘以后。生產忙起來的時候,他每個月的通訊費都在300元以上,有幾個禮拜天,手機兩塊電池都被打得沒電了。2007年,喬金柱組織發運鉆機98臺,泥漿泵389臺(套);組織汽車發運2408輛,組織火車發運1104節車皮;他全年累計加班850多小時。
喬金柱分內的事他管,分外的事他也操心。鋼絲繩斷股他管,棚子漏雨他也管。去年,專運線上有一個下水道井蓋被砸爛了,他趕緊聯系生產分廠給做了一個新的換上。今年元月份,寶雞市區普降大雪,為了避免專運線的員工裝車時滑倒,他弄來再生鹽,在員工干活之前就將鹽撒在了地上化雪……
名副其實的“救火隊員”
談起喬金柱,儲運公司許多員工都說:他就像一名“救火隊員”,工作中哪里有困難、哪里有問題,他就會出現在哪里。
2007年9月份,寶石機械公司鑄造分廠需要一批鐵礦石,供貨商將貨物從河南洛陽運到我公司時,已過下班時間。兩輛車共裝載鐵礦石60噸,現有的磅秤打不起來。無法稱重量,就不能卸貨,眼看就要被“壓車”,客戶非常著急。喬金柱得知這一情況后,立即聯系車輛、司機,又找來幾個民工,和他們一起將兩輛大車上的鐵礦石,卸置到小車上一車一車過秤。當60噸鐵礦石全部過完秤、卸下車時,已是晚上11點多了。
去年11月份,儲運公司員工在裝卸新購置的鋼絲繩時,由于繩子重量太大,在起吊時,鋼絲繩架子不慎被拉脫,需重新放置車上,拉回生產廠家整改。架子壞了,要將鋼絲繩吊起可不太容易,在場的員工思來想去都沒辦法,這時候,天車司機提醒大家叫喬金柱。喬金柱來到現場后,仔細查看了架子損壞的程度,然后找來兩根撬杠,和大伙一齊,先用鋼絲繩將架子稍微吊起,然后迅速在架子底下塞上墊塊,又將起吊鋼絲繩穿過架子圓筒,掛在撬杠上,用撬杠擔著鋼絲繩架子。隨后,喬金柱沉著地指揮著天車司機,鋼絲繩架子徐徐起升,慢慢地移動,最后穩穩地落在了汽車上。
2007年,儲運公司在發運工作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既要克服發運量急劇增加場地嚴重不足的困難,還要面對因火車第六次提速鐵路部門對貨運配載方面提出的許多要求,針對這兩大難題,喬金柱憑借多年的經驗,大膽創新工作思路,用“四變”出色地解決了兩難,一變是過去的鐵路專運線集中發運為周邊協作廠家的分散發運;二是變過去的以鐵路發運為主為汽車發運為主;三是變過去的產成品和鋼材在廠區集中存放為分散存放;四是過去的等待發運為主動上門聯系上游單位和相關單位,為公司產品的及時發運贏得了寶貴時間。
單位的事比啥都重要
喬金柱所從事的工作,可以說是既繁忙又瑣碎,還沒有時間界限。可是無論在哪里,無論什么時間,只要單位有事,他都會盡快趕到。每一件工作、每一件事情只有親自去干、親自去處理他才會放心。去年冬天,他80多歲的老母親因病住了兩次醫院,他把母親白天托付給妻子,晚上處理完單位的事情后,才趕到醫院去守護;自己感冒發燒,也不愿去看,帶點藥在身上,一刻也不離開工作崗位。喬金柱因工作認真、勤快,辦事能力強,深得領導和員工們的信任。每逢節假日、星期天,寶石機械公司生產制造部門的人員都希望喬金柱在單位,如果遇到臨時或緊急情況,有他在身邊,大伙干活心里就踏實了。
(寶石機械公司文化傳媒中心 王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