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崛起中部最大煉化一體化生產基地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07-09-29 中國石化新聞網 關注度:0]
摘要: 走進武石化廠區,只見一座座新建的煉塔如雨后春筍般地拔地而起,大大小小的壓力容器星羅棋布。弧光閃閃,哨聲陣陣,吊臂橫空,管工、鉗工、起重工揮汗安裝管線、閥門、容器,投資10多億元的油品質量升級煉油改造工程正在熱火朝天地建設著。這項工程建成...
走進武石化廠區,只見一座座新建的煉塔如雨后春筍般地拔地而起,大大小小的壓力容器星羅棋布。弧光閃閃,哨聲陣陣,吊臂橫空,管工、鉗工、起重工揮汗安裝管線、閥門、容器,投資10多億元的油品質量升級煉油改造工程正在熱火朝天地建設著。這項工程建成投產后將使武石化的原油加工能力提高到800萬噸/ 年。此外,依托武石化興建的80萬噸/年乙烯核心區的拆遷工作也已經提前2個月完成,其他各項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分頭抓緊進行。這兩項工程建成投產后將使武漢成為我國中部最大的煉化一體化生產基地。
油品質量升級煉油改造工程從去年開始動工興建,共有4套大型生產裝置:一套500萬噸/ 年常壓裝置,一套120萬噸/年延遲焦化裝置,一套190萬噸/年煤柴油加氫裝置,一套6萬噸/年硫磺裝置,被總部列為今年的重點項目。經過參戰人員的奮力拼搏現在500萬噸/年常壓裝置已完成80%的安裝任務,力爭11月份中交;120萬噸/年延遲焦化裝置已完成60%的安裝任務,力爭今年年底建成;并使6萬噸/年硫磺裝置和190萬噸/年煤柴油加氫裝置也與常壓裝置、延遲焦化裝置同步投用。這項工程建成投產后不僅將使武石化的原油加工能力提高60%,為80萬噸/年乙烯提供充足的原料,還可使產品質量大大提高。
武漢80萬噸/年乙烯項目累計投資147億元,新建80萬噸/年乙烯、 30萬噸/年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30萬噸/年高密度聚乙烯(HDPE)、10/38萬噸/年環氧乙烷/乙二醇(EO/EG)、40萬噸年/ 聚丙烯(PP)等8套主要生產裝置,以及配套公用工程和輔助生產設施。80萬噸/年乙烯項目建成投產后,將填補我國中西部沒有大型乙稀廠的空白,改善我國乙烯工業布局,適應中部地區石化產品的市場需求,增強我國石化產業的安全,并可促進中部地區化工、輕工、紡織等產業的發展和技術進步,對加快中部地區發展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它對武漢市的影響更直接、更加大,不僅可使武漢市每年增加上千億元的產值,增加可觀的就業崗位,還可進一步發揮武漢作為中部地區經濟中心和區域經濟發展龍頭的作用,被湖北省暨武漢市列為“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第一工程”。
武漢80萬噸/年乙烯項目得到了總部和湖北省武漢市的大力支持,集團公司投巨資興建了儀長原油管線,其中一條支線直抵武漢,年輸油能力達1000萬噸,通過提高武石化的加工能力為80萬噸/年乙烯解決原料問題。為了成龍配套,協調發展,武漢市還投資350多億元規劃興建占地70 多平方公里的化工新城。
為了落實科學發展觀,他們專門邀請了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司、湖北省發改委、湖北省環保局、武漢市環保局、武漢市規劃國土局、中石化工程建設公司、北京畢派克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等單位的代表和專家對《武漢80萬噸/年乙烯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了審查評估。專家們認為武漢80萬噸/年乙烯環保措施可行,可基本保證項目達標排放。由于這個項目采用了清潔生產工藝技術,所以投產后它能達到國內清潔生產的先進水平。武漢80萬噸/年乙烯項目將盡量采用國產設備。它的國產化率要比天津和鎮海等乙烯項目更進一步,水平也將更高。現在武石化職工正一面生產經營,一面抓科學發展,力爭使我國中部最大的石油化工項目早日建成投產,為石化工業在中部崛起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