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至4年后,我國自己建造的深水采油作業船隊,有能力在除北極之外的世界各個深水領域作業。”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新聞發言人劉俊山24日對記者說。
據介紹,中國海油已于7月底與江蘇熔盛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深水鋪管起重船合同。這標志著我國海洋石油深水開發戰略實質性啟動。
中國海油目前已明確提出“向海洋深水領域進軍,向深水技術挑戰”,將深水勘探作為未來主攻方向之一。未來幾年內,將投入上百億元建造深水鉆井船等一系列深水大型裝備,并建設自己的深水實驗室和深水作業船隊。這次將建的深水鋪管起重船,主要用于深水油氣田海底管線鋪設和海上設施的吊裝,作業水深可達3000米,鋪管速度每天5公里,海上最大起重能力達4000噸。
深水采油,是指水深300米以下的海上油氣開發。在目前我國的海上油田中,只有位于南海的流花11—1油田水深在300米以下。據中國海油副總經理周守為介紹,全世界近年來海上主要的油氣發現,一半多在深水。深水將是未來全世界油氣戰略接替的主要區域。
劉俊山向記者介紹,目前我國深水石油勘探開發尚處在起步階段。除流花油田外,在儲量方面,通過對外合作,已獲1000億立方的油氣發現,并發現了多個很有潛力的油氣構造。通過合作開發建設已擁有7項世界第一的技術聞名國際石油界的流花油田,中國海油已經在該領域獲得大量的技術積累。
“特別是去年5月,臺風‘珍珠’襲擊流花油田,維系油田與海上儲油輪的10根錨鏈斷了7根,3根軟管斷裂,油艙破裂,油田被迫停產。在幾家國際海洋深水工程技術頂級公司對修復的時間、進度和工程質量均無法保證的情況下,中國海油決定自己組織力量修復,一是為了讓油田盡快復產,二是為了在深水方面進行實質性探索。今年8月29日,流花油田提前一年成功復產。”劉俊山說,“這次中國海油自力更生、自主創新攻克流花油田復產這一世界級難關,標志著我國已初步具備了一套應用于深水海洋工程的維修技術,建立起了一支掌握深水海洋工程技術和設備操作技能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