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這是常被人們掛在嘴上的安全警語。過去,安全管理工作有著很重的事后補救的色彩。當然,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能夠在痛定思痛之后提升安全管理工作的層次和水平,仍舊值得肯定,但這種“哪兒漏補哪兒”的低層次管理注定是不能從根本上避免事故的發生、實現本質安全的。
四川局實施的安全總監專職化改革賦予安全總監越級上報權和同級否決權,讓其協助一把手管理本單位的安全工作。而安全管理是涉及方方面面的體系管理,這一崗位安排使得安全總監的工作范圍擴大,這實際上提升了安全管理的層次,加大了安全管理的力度,真正把安全管理納入到事前預防的軌道。
本質安全依賴于健全的事前預防機制,安全總監的專職化使得安全總監隊伍逐步形成,安全管理擁有了專業隊伍,監管有了專業水準,進而將安全管理提升到國際HSE管理的先進水平。四川局的安全總監專職化改革是一項能夠產生管理“鏈式反應”的改革舉措。
安全總監專職化不是把安全總監變成了純粹的監督者,也不是把安全總監變成了一個婆婆似的管理者,而是把安全總監打造成了既肩負管理職能、又承擔監督職責的保障本質安全的守護者。
從國際HSE先進管理理念來看,安全總監應該是一個具有超然性和獨立性的監督者,安全總監通過對決策者的監督和權力制衡來實現防患于未然。但我國生產企業員工的素質、安全意識和管理水平都不允許我們直接用“拿來主義”照搬國外的管理模式,而必須實事求是地結合中國實際,實行管理制度的創新。而那種“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的管理模式,層次較低,又往往把安全置于了較為次要的位置,當生產與安全發生矛盾時,監督沒有了,權力制衡缺失了,安全必然被忽視,事故也就難以得到有效預防。
安全管理工作“中國化”的客觀要求,決定了中國的安全總監必須承擔起管理者和監督者的雙重身份,成為本質安全的守護者。四川局安全總監專職化改革,正是實現安全總監成為本質安全守護者的重要制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