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總監,低效油田的一口即將報廢的千米鉆機目前正在超過安全承載最高限的情況下運行,安全隱患巨大,特向您報告!”4月20日,四川局川西鉆探公司安全總監樊新勝接到現場安全監督的匯報電話后,心情頗有幾分緊張。
他靜靜地坐了下來,雙手托腮,陷入了思考——立刻停止生產損失太大,繼續生產而不采取措施很可能發生事故,目前最可行的辦法就是到現場調研,采取措施把生產負荷降到安全承載的范圍內。
樊新勝做出了決定:組織相關部門人員立刻到現場辦公,排除安全隱患。于是,他立刻拿起電話,通知生產運行部、質量安全環保部、技術部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立刻動身去施工現場。
從樊新勝接到匯報電話到出發,不到1個小時。又過了一個小時,樊新勝一行來到施工現場。排除安全隱患現場會即刻開始,井隊長、技術員、現場安全監督一一作了匯報,機關相關部門負責人也就生產的實際情況提出了自己的意見,該樊新勝做最后的決定了。
經過5分鐘的慎重思考,樊新勝命令:“起鉆更換新鉆頭,加大泥漿濃度,通過增大鉆井阻力,降低鉆進速度,進而降低井架的承載負荷。立刻行動,務必兩個小時內完成!”
命令下達后,井場立刻忙碌起來,樊新勝一行分頭督戰,不到兩小時,各路工作都已完成。
“樊總監,井架負荷開始下降了。”現場安全監督向樊新勝匯報,樊新勝聽后點了點頭。
“樊總監,井架負荷已經降到安全范圍。”1小時后,現場安全監督再次匯報,樊新勝聽后露出了微笑。此時,從樊新勝獲知安全隱患算起,還不到6個小時。
隱患排除后的一個月,樊新勝并不是很放心,每周還要到這口井現場檢查一至兩次。在樊新勝的嚴密監督下,這口井安全完鉆。隨即,這具老井架也宣布報廢。
9月1日,當記者采訪樊新勝時,他向我講述了這個故事。說起這件讓樊新勝記憶猶新的經歷,他頗為感慨:“像這樣排除隱患的工作,安全總監有時天天都會遇到,簡直就是家常便飯。安全總監就像救火隊員,又像治療隱患的醫生,還像糾察隱患制造者的警察,很有意思!”
“從生產管理崗位到安全管理崗位有5年多的時間了,我深深愛上了安全總監這個崗位,我不像別人,把安全總監這個崗位看成‘火山口’,盡管它承擔的責任重大,我覺得安全總監這個崗位充滿了挑戰,讓你每天面對不同的問題,每當我成功解決了一個問題,我的心中就充滿了愉悅。只要你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你就會發現自己的工作永遠是新鮮的,絕對不會枯燥。作安全總監多年了,我始終是在快樂中工作,我也深深愛上了這個崗位!”樊新勝有些動情。
此時,他已經到四川局礦區服務部擔任質量安全環保部部長,他說:“我對安全總監的崗位十分留戀,過去的5年,我在快樂中當安全總監,這讓人怎能不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