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高企加大中國通脹風險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07-10-10 華夏時報 關注度:0]
摘要: 日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陳德銘透露,中國正緊密關注國際油價走勢,將選擇合適時機,實現國內成品油價格與國際市場接軌。目前,中國原油價格已實現與國際接軌,但成品油價格仍存在“倒掛”現象。理順國內成品油價格,實現與國際油價接軌,是改革...
日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陳德銘透露,中國正緊密關注國際油價走勢,將選擇合適時機,實現國內成品油價格與國際市場接軌。目前,中國原油價格已實現與國際接軌,但成品油價格仍存在“倒掛”現象。理順國內成品油價格,實現與國際油價接軌,是改革的方向。
近期國際油價一路狂飆。
與此不同,在國內成品油需求劇增時,鎮海煉化(1128.HK)這家煉油企業卻因進口原油太貴而逡巡不前。
“成品油售價平均為每噸3271元,原油采購價平均為每噸2917元,差價僅為354元,每多煉一噸原油,就要賠800多元。”9月25日,鎮海煉化李俊告訴《華夏時報》記者,鎮海煉化是中石化控股的子公司,“油價倒掛”是上半年該企業出現虧損的主要原因。
對于煉油虧損,中石化認為,成品油出廠價格漲幅(22%)大大低于原油價格漲幅(46%),是主要原因。據統計,中石化80%的原油要在國際市場采購,但因價格倒掛卻使其煉油企業一年虧損500億元左右。
“國際油價肆無忌憚地一路狂奔,煉油企業如履薄冰。”27日,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高級經濟師牛犁說,這給企業的盈利蒙上陰影。
油價仍在高位徘徊
國際油價仍在80美元左右的高位徘徊。
上周,國際油價沖高至每桶84美元后,在連續3個交易日內已下跌超過4美元。26日,紐交所11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收于每桶80.30美元。
不過,當前的油價還遠未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據記者了解,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油價一度超過每桶101美元。在各種刺激油價走高的因素仍未消失的情況下,分析師預計油市不會很快降溫。
也許正是基于此,國家發改委為抑制通脹而不得不重申:今年內原則上不再出臺新的石油調價措施。“不僅不會上調成品油價,而且要求石油企業確保市場供應。”9月25日,國家發改委能源處一位官員對《華夏時報》記者說,中國強勁的原油需求仍將保持增長。
而此次油價上漲,恰逢中國“十一”黃金周,據此推測,交通運輸對燃油需求迅猛增加。“油價的上漲會帶動與其相關度很大的石化產品價格上升,促使行業利潤增長。”牛犁分析說。
在中國高油價環境之下,經濟增長不但沒有放緩,而且還正處于歷史高位。記者從國資委獲得的數字得到印證:今年上半年423家國有重點企業生產經營持續快速增長,利潤達到5558.5億元,景氣度指數達83.11%,是近3年來的最高水平。
在中國,石油消耗相當一部分是作為化工原料使用,這些原料有對應的國際價格,企業可以從國外采購,也可以從國內采購。
有例為證。9月21日,中石化宣稱,兩船進口的6萬噸93號汽油將投放上海、浙江市場,以緩解汽油資源供需矛盾。與此同時,高油價帶動占中國GDP18.07%的石油、化工、煤炭、電力等行業高增長。
“除了需求上升以外,投資炒作、地緣政治等,也是油價高企的因素。”能源基金會北京辦事處首席代表楊富強博士認為,隨著國際油價飆升,中國獲取石油的代價日益高昂。
引發通脹新壓力
盡管中國經濟取得了驚人的成績,但石油大學董成教授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堅稱,這需要建立在能源成本固定不變的基礎上。“從目前嚴峻的能源供應形勢分析,這個估計過于樂觀。”他認為,資源成本上升已成為中國日益嚴重的話題。
一份報告顯示,隨著中國石油需求的增長,到2030年中國原油進口將從現在的每天300萬桶增長至1200萬桶,對外依存度達到80%。牛犁對此的看法是,如果油價在未來幾年持續上升,將會傷及中國的經濟發展。
由于糧食價格、原材料價格上漲,引發勞動力成本全面上升。麥當勞北京一位主管表示,伴隨著糧食價格上漲,勞動力資源漲價勢在必行。因此,麥當勞餐廳最近已全面上調員工工資,漲幅在12%至56%不等。毫無爭議,本輪糧食價格上漲與石油資源短缺是密不可分。由于原油價格導致化肥、尿素等農資成本上升,推動了糧食漲價。如此看來,隨著油價、糧價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理所當然。
高油價雖然尚未導致經濟增長放緩,但會進一步加劇通脹惡化。牛犁解釋稱,首先,國際油價上升直接導致用匯大幅增加;其次,制造業原料價格居高不下;再次,原料價格的上漲會進一步向下游傳導,引發其他價格上升導致通脹壓力。
在油價上漲抬高能源產品價格的同時,經濟面臨的通脹壓力相應加大。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8月消費者價格指數增幅高達6.5%。央行發表的調查報告也稱,接受調查的人大多預計,為遏止通脹政府還會上調利率。
快速增長的能源需求,導致油價飆升,甚至可能會引發國際沖突。“能源之爭是地緣政治體系的一部分。”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宋隨軍說,這種大國之間的利益紛爭,必將成為中國發展所面臨的國際壓力。
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頭8個月,美國消費價格按年率計算上升了3.7%,升幅明顯高于去年全年的2.5%。其中,能源價格上漲了12.7%。如果油價大幅攀升,外界預計今年石油價格上漲,新的通脹壓力已經形成。
“油價如何影響經濟增長,無法精確地計算出來。”牛犁認為,歷史經驗表明油價上漲對經濟的影響是負面的,在過去多次油價上漲中,全球經濟增長無一例外地遭到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