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價格與國際原油價格掛鉤。近日國際油價每桶刺穿八十美元高位,社會人士擔心,有關方面一直未有詳細交代購入天然氣價格,即使引入天然氣發電亦無助于電費價格下調。
唐錫根表示,天然氣發電的成本,除計算氣體購入價格外,還包括其它發電運作成本。現階段很難說天然氣發電后,每度電費較目前的價格平多少。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國際油價越高,天然氣價格升幅將越輕微。
唐錫根指出,按與政府已確定的天然氣購入協議標準,倘以國際油價每桶三十美元為基礎,倘油價升至八十美元一桶,此時天然氣價格升幅約為五成,國際原油價升幅則已逾三倍之多(表一)。可以說,當國際油價越是高升,天然氣價格升幅將更趨輕微。由于天然氣發電除講求天然氣購入成本外,還得看發電運作等投入,故現階段很難說天然氣發電可較目前電費平多少。
不過,按生產熱値計算,看國際油價與天然氣價格的比較,或可以有一定的參考作用。按國際油價為八十美元一桶為基礎,倘以天然氣生產一百卡路里的熱値能,估計需要三毫幾,原油生產則要四毫幾。當然,此僅可參考。
一般情況下,由于天然氣購買合約可長達十多年,故購買的氣源價亦更為穩定。唐錫根指出,一般情況下,以天然氣發電肯定比原油發電平。不過,現階段澳門一定比例用電為外購,即由內地進口,很難說天然氣發電會比“買電”更平。畢竟天然氣發電成本價較煤更貴,但較水力發電平。煤污染大,倘以煤發電未來付出的清潔費用將更大。
至于水力發電,還要看季節性因素,因此并非一個可靠的長期發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