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大沙漠植被多了 風沙小了 氣候好了
滿目郁郁蔥蔥的綠色,讓人難以相信自己已置身于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腹地。
10月11日,在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塔中作業區,新疆巴州氣象局塔中氣象站氣象員薛福民告訴記者:今年夏天,塔中地區降水達到33天,遠高于往年平均天數。翻開當地近10年的氣象記錄,記者看到,2006年比1998年平均相對濕度提高4%,大風則減少13天之多。
氣象資料顯示,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腹地以前常年風沙肆虐,蒸發量是降水量的100多倍,因此被人們稱為“死亡之海”。1994年,塔中油田投入開發,塔里木油田與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地理研究所合作,在塔中建成防沙植物園、治沙研究站,在沙漠腹地進行綠化試驗。經過10多年的努力,科研人員在耐干旱、耐鹽堿的173種植物中,篩選出能在沙漠腹地存活的88種植物進行栽種。
隨著先導試驗的成功,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腹地人工綠洲面積逐年擴大,茫茫沙海中的塔中作業區,已經成為大漠中一片生機盎然的綠洲,而大漠及其周邊的9個作業區同樣也變成點綴沙漠戈壁的綠色景觀。據統計,到今年9月30日,這些綠色景觀的面積共計達到4460公頃。
人們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腹地看到,肉蓯蓉等名貴藥材已在塔中植物園落戶,野兔、沙鼠等野生動物及90多種鳥類紛紛在這里安家,在不同區域種植的檉柳分別在春夏秋季連片開花,成為大漠中亮麗的風景。
2006年,中國石油投資2.18億元興建的塔里木沙漠公路防護林生態工程全部竣工,500多公里長的沙漠公路成為浩瀚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中一條生機勃勃、蔚為壯觀的“綠色長廊”。專家指出,這對改善沙漠生態環境將起到重要作用。
勘探開發與環境保護發生矛盾時怎么辦?塔里木油田的選擇是環保優先。去年,出于環保考慮,這個油田頂著原油產量的壓力,毅然關停輪南、塔中地區的6口試采井,每天少生產原油190多噸。
塔里木油田還流傳著“七挪井位保胡楊”的故事。2004年9月,輪南621井先后七次挪移井位,外移218米以避開茂密的胡楊林,使鉆井周期延長20多天,各種費用增加400多萬元。
中國氣象局烏魯木齊沙漠氣象研究所的艾力·買買提明每個月都要到塔中作業區住上幾天。目前,他主持的一份研究報告表明,受油田防護林帶的影響,大漠中防護林帶地區的風速減弱、風沙天氣減少,氣溫、相對濕度都有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