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加油站無油可加,奄奄一息。(梁杉攝影)
人民網海南視窗10月19日訊(梁杉報道):
從今年8月初開始,海南200多家民營加油站中的90%進入停業狀態。而中石化、中石油兩大石油集團旗下的200余家加油站,一直保持著正常的營業狀態。由此,民間各種說法和猜測接踵而來,中石化海南分公司承受著巨大的壓力。10月18日下午,該公司有關負責人出面,對“民營加油站無油供應”的問題進行了解釋和說明。
中石化海南分公司總部位于海口市西秀海灘。該公司市場業務處處長熊國浩受公司高層委托接受了記者采訪。熊國浩首先分析了近期成品油緊缺的原因,他堅決否認中石化、中石油“壟斷”一說。熊國浩認為,中石化不向民營加油站供油的根本原因是:受國際油價高位運行、國內外油價倒掛和季節性消費回升等因素的影響,國內成品油需求旺盛,地方煉油企業負荷下降,社會油品資源投放減少,國內市場供需呈現偏緊態勢,成品油銷售企業保供壓力大大增加。
據介紹,平時整個海南市場每天成品油的需求量為3000噸左右,由中石化、中石油等幾家具備成品油銷售資質資格的供油企業進行供應,中石化的供應量占到其中的70%以上。“但今年8月份,中石油海南分公司停業擴建,停止供應成品油,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民營加油站的正常營業。”據熊國浩介紹,目前中石油海南分公司的擴建工程仍在繼續,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還無法向市場供油,而中石油海南分公司現有的50多個加油站,均由中石化來負責供油。此外,中石化還在向24家簽約的民營加油站供油,供油壓力可想而知。
據熊國浩介紹,民營加油站平時的進貨渠道,除了中石化和中石油兩大集團外,還有一個主要渠道就是“地下煉油廠”和“黑煉油廠”。這類煉油廠大多不規范,提煉出來的產品,遠遠達不到國家規定的標準。熊國浩透露,存在于臨高、澄邁、東方等地的“地方煉油廠”,將凝析油摻進成品油中,冒充正規油賣給民營加油站,出于利益的考慮,民營加油站默認了市場“潛規則”,對外銷售。此舉不但損害了車主的利益,而且影響了行業聲譽。在現如今油價一路飆升的情況下,煉油廠大多虧本經營,“黑煉油廠”和“地下煉油廠”也陷入了虧本大潮中,停止生產紛紛倒閉。切斷了民營加油站的供應鏈,因而才出現了民營加油站無油可加的現象。
“你們應該問一問民營加油站的老板,市場供應不緊張時,他們到底是從哪兒進的貨。那個時候,他們為什么都不從中石化買油呢?”熊國浩說。
“另外,以前很多民營加油站都是從中石油或中海油進貨,跟中石化沒有任何業務聯系。如今資源緊張,民營加油站就想轉投中石化,這是有‘市場規則’的,不是什么時候買油,就有人及時供應的。”熊國浩說到。“但我們還是保證對偏遠市縣民營加油站的成品油供應,因為那兒的中石化加油站數量有限,一旦停止供應,會對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造成影響。”熊國浩還說,如果各地的中小企業或者單位急需成品油進行生產,隨時可以撥打中石化全國服務熱線95105988,這樣中石化就會及時把油送上門去。
熊國浩告訴記者,目前海南各地供油正常,市場上并沒有因為眾多民營加油站的停業而導致所謂的“油荒”。“不管如何,中石化會盡一切力量,以大局為重,保證海南油品市場的穩定和有序,維護海南社會、經濟生活的正常運轉和發展。”熊國浩說,目前中國石化海南石油分公司全部從中石化海南煉化公司進油,由于海南煉化公司生產的成品油供不應求,才又造成了市場油供緊張的問題。
最后,熊國浩還向記者透露了中石化停止向民營加油站供油的另外一個原因。他說,在海口很多主要街道都設有民營加油站,而這些民營加油站的旁邊往往就是中石化或者中石油的加油站,加油站的路段設置過于密集,非常不合理,也沒有必要重復建設,考慮到這一點,中石化還是對那些靠近自己的民營加油站停止供油,以到達供油優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