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9月,克拉瑪依石化分公司煉油新水單耗為0.65噸/噸,同比節約0.09噸/噸;工業污水回用37.2萬噸,廢渣利用4.94萬噸,綜合利用率達到93%。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公司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節能與生產并重、減排與發展并舉,努力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和諧統一的結果。
克石化是擁有38套主體裝置、年加工能力500萬噸的煉化企業。隨著國際原油價格不斷攀升,加工深度增加,加工成本越來越高,能源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也越來越大。面對嚴峻現實,公司著力提高員工節能意識,加強節能管理,推廣技改技措,提高能源和水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在減少各類污染物排放的同時,將大批的廢水、廢氣、廢渣等變廢為寶,實現了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
完善相關制度 強化全員意識
煉化企業屬于高能耗、高污染行業。為促進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公司根據生產實際,制定完善了《能源管理考核細則》,出臺了《加熱爐、熱電鍋爐節能管理辦法》、《專業節能小組活動管理辦法》、《節能量指標考核辦法》等多項節能管理制度。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確立了廢水排放管理程序、廢氣排放管理程序、廢渣排放管理程序,以及重點廢水污染物排放管理規定、垃圾存放及處置管理規定等規章制度,實行“三廢”排放申報制,有效控制了“三廢” 的產生和排放量。
為提高全員節能減排意識,公司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節能減排宣傳活動。如在公司內部刊物《翼龍天地》上開辟節能減排征文欄目,利用計算機網絡宣傳國家及中國石油節能減排政策,舉辦節能減排論壇等,促使員工進一步轉變觀念,充分認識到節能減排的意義和重要性。
強化現場管理 挖掘裝置潛能
公司注重強化節能減排現場管理,組織專人按時進行現場節能檢查,要求對所有裝置每天至少巡檢一遍。對發現的用能不合理或跑冒滴漏現象,拍下照片作為考核依據,定期在公司辦公系統上予以公布,按照下發問題整改通知單—整改—復檢—考核的程序,一抓到底,直到合格,基本杜絕了亂跑亂放現象。
公司利用DCS數據采集系統,開發投用了加熱爐熱效率動態管理系統。該系統在確保加熱爐和熱電鍋爐運行處于最佳狀態的同時,可以有效降低燃料浪費,并自動計算出熱效率,提示員工對加熱爐操作進行調整。公司通過能源審計,引導各單位提出各類節能措施420項,其中107條管理及無費類項目、6條低費類項目正在組織實施。公司加大計量設備和計量管理投入,目前能源計量配備率達到100%,綜合計量率達到93%。
公司通過優化生產過程、系統控制和工藝條件等手段,挖掘裝置潛能,達到節能減排目的。如對高壓加氫、制氫、重整、焦化等裝置使用3.5兆帕背壓式汽輪機,替代電機驅動,使背壓1.0兆帕蒸汽進入蒸汽管網;在供排水裝置增上兩臺全凝式汽輪機,替代電機驅動,有效平衡了全廠蒸汽負荷;全面回收0.3 兆帕蒸汽,利用余熱為各加熱站和原油罐區加熱;回收大量冷凝水,實現蒸汽三級梯級利用。
推廣技術進步 促進節能減排
近年來,克石化先后投入1.71億元,建設了污水處理場、污水深度處理回用裝置、水泥粉磨站、含硫污水汽提、硫磺回收、低壓瓦斯氣柜、廢渣儲存池等一系列節能環保項目,通過新技術應用、技術改造等手段,不斷推進節能減排工作。
這些項目包括,2004年5月建成投產的4000噸/日污水深度處理裝置,至今年10月累計為公司循環水系統提供回用水200多萬噸,實現經濟效益500多萬元;實施粉煤灰綜合利用,解決了粉煤灰、爐渣對公司周邊生態環境的污染問題,取得了良好社會效益,實現了粉煤灰和爐渣的綜合利用;建成投產的8萬噸/年干氣脫硫、1500噸/年硫磺回收、16萬噸/年干氣脫硫和20萬噸/年液化氣脫硫聯合裝置,大大減少了二氧化硫排放量,有效控制了污染,硫磺回收率達到99%,每年可回收硫磺1000多噸;2萬立方米瓦斯氣柜及配套瓦斯回收利用系統投用后,每年減少排放瓦斯氣2.59萬噸。此外,公司目前正在試車的4000噸/年硫磺裝置建成后,硫磺回收率將達到99.8%以上,排放尾氣中二氧化硫濃度每標準立方米將小于960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