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要求兩大石油公司增產,保障12個城市用油
本報訊 前天,國家發改委再次就成品油保障問題下發通知,要求中石油、中石化兩大公司采取措施,對京滬粵等地實行敞開供應。昨日記者獲悉,兩大公司已經在廣深等12個重點城市及京珠、粵贛等高速公路,實行柴油敞開供應。
發改委通知明確要求,中石油、中石化對北京、天津、上海、廣東等地區,以及京珠、京滬、京福、滬瑞、粵贛等跨省高速公路沿線,實行敞開供應;對云南、廣西、浙江等供求矛盾突出地區,逐省區研究采取緊急措施,增加資源投放。此外,通知還要求減少化工用油生產,增產柴油。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次上面下的是死命令,要求我們把資源向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單位傾斜。像廣州市區以及京珠、粵贛等高速公路上兩大石油公司的自營油站,必須敞開供應。”
記者昨日走訪了廣州部分加油站,發現除了民營和外資加油站仍然缺柴油外,中石化、中石油以及中油BP旗下的加油站,基本已恢復柴油供應。在廣州大道南的中油BP油站,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只要開車過來,都可以加滿,但目前還不能給桶加。而之前經常在黃埔大道、廣花路等路段出現的排隊加油現象,如今也都已消失。
記者還了解到,省經貿委近日召開會議,要求中石化、中石油、中油BP三大石油公司要重點保障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江門、潮州、汕頭、湛江、河源、韶關、清遠等12個重點地市成品油供應,確保不出現限供、斷供、排長隊加油的現象。
油荒說散就散?
廣東的“油荒”為何短短幾天就悄然散去?業內專家分析,這主要是煉廠開工率的提高,市場的供應量增加。
據國家發改委分析,10月以來,國際石油價格持續上漲,國內成品油價格倒掛,部分地方煉廠開工不足,加之進入冬季柴油消費增加,部分地區柴油供應趨緊。為此,中石油、中石化煉廠在產能趨于滿負荷的情況下,近期紛紛將原油提供給地方煉廠,并收購其合格的成品油,這也激發了地方煉廠的閑置產能。
廣東省石油行業協會新聞發言人范小平表示,近期兩大公司同時在部分地區敞開供應,對庫存量的確造成了一定的壓力,但隨著進口和自采成品油的力度加大,兩大公司對保證供應還是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