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宋鵬通訊員尹輝)5年前報廢的兩口井,因為一項新技術的應用而重獲新生。這項新技術是新疆油田公司準東采油廠研究開發的轉向壓裂技術,與常規壓裂技術相比,該技術驅油效果更好。截至11月30日,準東采油廠共實施轉向壓裂40井次,累計增油9562.76噸,占壓裂增油總量的33.8%,平均單井日增油 1.94噸。
近年來,隨著準東油田開采年限和措施次數的增多,油田日益老化,老井重復壓裂的效果越來越差,壓裂增產難度日益增大。
針對這一難題,準東采油廠勘探開發研究所研究人員,認真分析,并進行先導性試驗。經過試驗分析發現,轉向壓裂技術可以根據儲層平面和縱向上的非均質性,及不同區域、層位動用程度存在的差異,使壓裂產生的裂縫相對原有裂縫在方位上發生偏離、轉向,從而改造動用程度低的儲層或未動用儲層。
今年,研究人員加大研究力度,在轉向壓裂技術上取得突破,并先后在H2450井和H1245井上實施了此項技術,這兩口井是2002年的報廢井。截至11月30日,H2450井平均日增油3.1噸,累計增油773.4噸;H1245井自噴至今,累計增油289.38噸。
據統計,這個廠今年實施轉向壓裂技術的長期計量器關閉井、高含水井及報廢井共10口,有9口井增油效果明顯。
這個廠技術人員說,轉向壓裂技術改造低產低能井具有優勢,這項技術將為準東油田低產低能井的再次利用提供有效的增產手段。